美未更新「洗產地」定義 東南亞認為暫免40%關稅
(中央社河內/曼谷8日綜合外電報導)3名在東南亞的知情人士說,美國針對原產自一國但從另一國轉運「洗產地」的貨物實施更嚴厲的貿易懲罰,但預料這項措施不會在美國課徵新關稅後立即實施;這種說法緩解了市場一大憂慮。
路透社報導,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因涉協助中國商品轉運到美國而成為白宮官員明確鎖定的目標,這些商品若直接從中國輸出,原本會被課徵更高的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本月7日起對數十個國家進口貨物課徵新關稅,並在一道行政命令中說,被判定非法改道以隱瞞原產國的產品將面臨40%的額外關稅。但命令未明確定義何謂「轉運」。
美國從東南亞數個最大經濟體進口的商品,如今被課徵約19%的關稅,其中許多比美方先前揚言要課徵的稅率大幅降低。
根據美國現行海關指南,東南亞國家等未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輸出的商品,若其零件在某一國經過「實質轉型」,即可標示為產自這個國家,即使這些零件完全源自中國等國家。
由於美國沒有針對原產地規範提出新指南,也未闡明轉運的定義,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官員告訴出口商,現行規範仍然適用。
這實際上將轉運案例限制在非法活動,例如使用偽造出口證明或不當取得的文件。
泰國商業部國外貿易署署長阿拉達(Arada Fuangtong)告訴路透社:「目前所有(從泰國)出口貨物都被課徵19%的關稅,因為還沒有關於轉運的規範。」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駐越南的美國官員也對商界說,越南商品適用於20%的關稅,即使這些商品完全是以中國零件製造,只在越南組裝。
貿易顧問們說,規範並不明確,他們早在美國實施新一波關稅措施之前就建議客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至少要含40%的本土零件。其中一名顧問說,這是「謹慎起見」。
美國駐越南大使館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未立即回覆置評要求。
一名在越南的顧問說:「美國海關所定義的轉運貨物要被課徵40%關稅,但在新定義出爐之前,這僅限於舊的定義。」
不過,協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Dezan Shira & Associates)東南亞部門主任福斯特(Marco Forster)說:「華府釋出的訊息是嚇阻…如果你的供應鏈投機取巧,不會被視為技術疏失,而是詐欺。」(譯者:曾依璇/核稿:徐睿承)114080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