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復原重建預算增至600億 卓揆感謝立院事先徵詢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為盡快協助風災及豪雨受損的災民加速重建工作,立法院將行政院提出的《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中的560億元特別預算規模提高至600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4)日表示,《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協商達成共識,感謝立法院事先徵詢行政院意見,期盼循此模式加速通過追加預算案及「韌性特別條例」。
卓揆今日在行政院會表示,針對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行政院與朝野黨團立委皆認為有必要對災民生活恢復及產業損失,以最快速度進行協助,因此行政院以最快時程提出「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長韓國瑜昨日親自主持協商。對此,他表達感謝之意。
卓揆指出,立院協商內容對於原條文草案中所定整體特別預算的經費上限由560億元,提高為600億元,以及朝野立委、黨團提出在水利設施條項增列「清淤、疏濬」等文字,並做出若干附帶決議,包含應更廣泛照顧的各項提示,在經過行政院在場代表討論後,敬表同意。這是履行憲法的精神與預算法的規定,在立法院討論雖增加預算支出,但經過徵詢行政院意見,共同找出財源,因此行政院對於經費上限金額的提高,予以尊重與同意。
卓揆表示,今日行政院會在報告案後有兩項討論案,其一是「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另一項是「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第3條、第6條、第9條修正草案。一個是攸關中央、地方政府在眾多政策推動上,對於目前陷入預算不足,發生排擠的困難,希望經由追加預算共同解決中央與地方問題。另一項則是因應美國關稅談判,在最終確定後,如何對產業增加更多支持,對勞工提供安定就業政策,更提高民生照顧,同時強化國土韌性與安全。
卓揆表示,總體而言,這項因應國際情勢,強化國土安全的韌性特別條例,希望能依循「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的模式,期盼立法院在今日行政院會程序後,能以相同模式進行審議與合理審查,在行政院、立法院朝野各黨團共識下,以最快速度通過以上兩案,讓行政院據此儘速編定預算。
卓揆再次代表行政院向立法院各黨團表達最高謝意,也很欣慰能就此建立一個兩院互動模式;卓揆強調,這不是新模式,而是憲法及法律賦予兩院應履行與踐行的模式,但他對此予以感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