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強調「核綠共存」台灣土地有限 綠能擴張不可能完全取代核能
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今 (15) 日出席「核三延役」公投第五場電視政見發表會,並擔任正方代表,指出每一度電都很珍貴,應讓核能與綠能並存,才能兼顧減碳、經濟與產業發展,呼籲 8 月 23 日公投支持核三延役。
童子賢指出,台灣今年 2025 年的高科技產品出口暢旺,先進半導體晶片製造、AI 伺服器製造、AI 筆電電腦製造都是台灣的強項,帶動經濟淡季不淡,但高科技產品的製造,以及即將大量設立的的 AI 運算中心,要實踐算力即國力的策略佈局,都需要大量、不排碳的電力。
不過童子賢指出,台灣現在依賴燃煤與天然氣,但污染程度及成本高,且供應相對不穩定,核三延役是為了確保充足、穩定、經濟實惠且不排碳的電力,同時可以維持台灣產業的競爭力與經濟發展。
童子賢提到,從 2024 年發電結構來看,核三約占 6%,核三除役,不排碳的發電比例降至 12.8%,排碳發電比例高達 87%,在先進國家中墊底。
童子賢進一步表示,反對聲浪稱核電發電比重僅占 6%,相對不重要,不過若核二、核三延役,馬上可貢獻 10 至 11% 的不排碳電力,將台灣的不排碳電力占比從 12.8%,提高至 24%,並脫離「放牛班」。
童子賢也指出,核綠共存成國際趨勢,歐盟 2024 年核能比重約 23.6%,核能加上綠能的不排碳發電已達 71%,遠優於台灣的 12.8%。日本 2011 年經歷福島核災後,一度全面停止核電,不過現已恢復至 8.5%,目標 2030 年比重回升至 22%。
此外,美國科技巨頭包括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 與 OpenAI 等企業也陸續投資核電,以穩定 AI 所需的大量不排碳用電,實現真正的「算力即國力」與「電力即國力」。
童子賢認為「每一度電都很珍貴,要讓核電來幫忙」,且台灣土地有限,綠能的擴張相對受限,不可能完全取代核能。因此童子賢呼籲,8 月 23 日公投支持核三延役。
更多鉅亨報導
•核三延役公投政見發表 童子賢:核能不難 理性科學而已
•關稅20%抽到「中下籤」 童子賢:對製造業無疑是「國貿壓力測試」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