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PLUS登大阪 王時思:台灣文化走進日人生活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楊明珠大阪9日專電)中華文化總會今年首度將TAIWAN PLUS移師大阪,以「台日新風」為主題,今天開幕短短1小時就吸引超過3000人湧入。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透過生活化的市集形式,讓台灣文化走進日本民眾的日常,也展現台灣多元與韌性的魅力。
文化部在大阪世博舉辦期間,舉辦「We TAIWAN 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文總也配合把今年邁入第6屆的TAIWAN PLUS首度移師大阪,命名為「台日新風」,呼應大阪世博主題「創造閃耀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並將活動擴大為兩個週末,於今、明兩天,及16、17日在中之島舉辦。
「台日新風」市集下午3時在中之島正式開張,根據統計,短短1小時就湧進超過3000人。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體驗市集後表示,這讓大家看到文化的表現可以有很多不同介面,除了文學、電影等藝術形式的呈現外,還可以透過市集這種生活化的內容,與日本民眾交流。
王時思指出,現場可見陶器、金屬、精工、漆器等作品,雖然外觀讓日本民眾感到熟悉,但創作元素源自台灣。「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與更多一般民眾交流,也希望大家把這些產品帶回家,讓台灣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王時思表示,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為「鯨湯匙」的攤位。創作者使用台灣鯨豚和海洋的線條做藝術創作,材質還是回收木料,非常永續。創作者把鯨豚當作台灣的「海洋鄰居」,長年陪伴在島嶼身旁,這個意象浪漫又友善,轉化成藝術作品格外動人。
談到為什麼要趁大阪世博期間舉辦活動,她表示,世博的主題是「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而未來的光輝,其實來自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與信心。因此這次策展以「奇蹟之島」為主軸,從文化、科技、視覺藝術到電影、文學、工藝,全方位呈現台灣的多元與韌性,「希望大家因為台灣,而更有信心迎向未來」。
她觀察到,目前為止現場反應非常熱烈,有些商品半小時就賣光,人潮絡繹不絕,民眾也非常願意排隊看展。由於文化世博每週都有不同主題展出,許多日本民眾驚訝於台灣不只帶來熟悉的文化元素,還有許多精緻的文化是過去未曾接觸過的,「大家對這種多元呈現印象都很深」。
「鯨湯匙」創作者張意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他平常的創作題材多以鯨豚為主題。這次因為在日本展出,再加上最近台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他有了特別的創作靈感。
他表示,台灣在參加各種國際活動時,總會有人不高興,並且積極的干涉、打壓,導致台灣常常遇到各種阻礙,或是不能用自己的名稱參與,「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是如此,大阪世博中的「TECH WORLD 館」也是如此。
張意說,「你必須尋找一下,或是換個角度才能發現台灣」,於是有了「多山小島與它的鄰居」這個系列的作品。正面看,看到的是「多山小島」在海中的鄰居,也就是鯨豚;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就能發現那座「多山小島」。
他指出,「多山的小島有許多鄰居,有些鄰居住在周圍的海裡,有個鄰居住在對岸。海裡的鄰居自由自在,對岸的鄰居希望這座小島不可以自由自在。多山的小島希望被世界看見,對岸的鄰居不想小島被世界看見,常常威脅、欺負小島。所以小島常常必須把自己藏起來」。(編輯:周永捷)114080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