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壓垮學業 劏房童中文數學成績輸一成
一項調查揭示劏房學童在成長過程中面臨嚴峻挑戰,近40%受訪劏房學童認為家中缺乏學習空間,更有逾40%認為缺乏遊玩空間,他們的心理狀況明顯較擁有充足空間的學童為差。在學業表現方面,缺乏學習空間的學童,其中文及數學科成績考獲A或B級的比例分別為53.7%及54.6%,相比有足夠空間的學童的64.6%,顯著減少約10%。
該項研究於前年6月至去年8月期間進行,透過問卷成功訪問了1,032名高小學生,並隨機抽取80名劏房兒童及80名非劏房兒童進行認知能力行為實驗,同時對部分受訪學童進行了深度訪談,以全面了解他們的生活實況。
調查結果發現,約19%劏房學童認為家中噪音問題嚴重,而高達42%則認為居住環境極為擠迫。許多學童的學習和日常活動,包括功課溫習和娛樂,多數只能在睡床或餐桌上進行,導致學習物資需要頻繁移動甚至丟棄,活動選擇亦受到極大限制。研究進一步指,空間匱乏對學童的心理健康構成顯著負面影響,當中認為家中缺乏遊玩空間的兒童,其抑鬱、焦慮及壓力指數分別較有足夠空間者高出16%、9%及10%;整體生活滿意度亦相對低約15%。
在學業表現方面,缺乏學習空間的學童,其中文及數學科成績考獲A或B級的比例分別為53.7%及54.6%,相比有足夠空間的學童的64.6%,顯著減少約一成,反映居住環境對學業成績亦產生負面影響。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針對居住在劏房內的各類弱勢社群,展開更深入研究,以便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扶貧政策,又建議將現行的「上網費津貼」及「電子學習撥款」合併為「電子學習津助計劃」,直接資助清貧學生購買電腦及網絡設備,確保他們擁有基本的學習工具。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