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多民意不希望現階段推垃圾徵費 第2階段走塑先以鼓勵方式推行
醞釀20年的垃圾徵費去年在爭議聲中暫緩。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政府收集民意顯示,初步較多市民不希望現階段推行垃圾徵費。垃圾徵費是其中一個推動減廢的工具,並已討論多年,因屬重大議題,政府會謹慎考慮社會整體意見,冀聽取更多意見後,再到立法會交代未來路向。
謝續稱,政府希望推動環保政策過程中,對經濟發展、市民和業界的影響減至最低。在大力推動減廢回收下,已扭轉本港廢物棄置量不斷上升的情況,若有關數字繼續下跌,回收率持續增加,第三座焚化爐便不需要興建。
至於原先定在今年內推行、全面禁止膠杯膠餐盒等容器的第二階段管制,至今未有實施時間表。謝表示,第二階段「走塑」並非「一刀切」實施,而先以鼓勵試行方式推行,未來一兩個月會推出試驗計劃,與飲食業界及環保餐具生產商試用環保飯盒、湯碗等,之後再作改進。
謝續稱,第二階段涵蓋的塑膠產品與首階段不同,市民自備飯盒較自備餐具難度大,此外,現時一些食物湯品的容器、膠蓋的替代品使用效果不理想,但不希望一直等待,因此採用務實做法,鼓勵業界揀選合適的替代品試行。謝又稱,若強制推行,社會或會「反彈」,政府希望在社會的接受程度及替代餐具的成熟度較高後,再正式推行。
謝又稱,未來兩年的工作其中一項重點,是如何在經濟轉型和邁向碳中和的過程中,將挑戰化為機遇,並發展成經濟新增長點,做到「環保與經濟並行」。政府會與大灣區探討推動「無廢灣區」、新能源發展、建立綠色產業,香港可打造成為綠色技術和產品的示範基地,將內地的綠色技術和產品向推銷出去,並將海外相關技術產品引進來。另外,推動食品貿易可成為本港另一個經濟增長點。政府會繼續與業界和內地當局,商討進一步簡化香港與內地的食品進出口,打造香港成為食品貿易樞紐。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