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九龍東公屋受訪者傾向購現居單位 政黨倡重推租置調整價格
本港房屋階梯被指不完善。有政黨早前在九龍東所有公共屋邨展開調查,發現有97%受訪居民傾向購買現時租住的單位。該黨指受訪居民普遍期望能以市價15%至35%購入單位,大多數受訪者期望其後由房委會保留及管理公共空間。該黨建議,根據市價及住戶收入水平調整可負擔價格,「租置2.0」方案確保住戶每月供款及住房支出不超過收入的25%。
該政黨在今年8月期間在九龍東所有公共屋邨展開調查,共收回7,046份有效問卷,調查重點探討居民對「租置計劃2.0」倡議的意向。調查結果顯示,97%受訪九龍東公屋居民傾向購買現時租住的單位,其中,藍田邨、寶達邨及秀茂坪南邨的購買意願最為強烈,「一定購買」比率分別是90%、89%和89%。
在售價方面,受訪居民普遍期望能以市價的15%至35%購入單位;有97%受訪者同意只出售公屋單位及大廈範圍,其他大廈以外的公共空間由房委會保留及管理;有61%受訪者希望出售後的公屋由房委會繼續管理,業主按月交管理費。
至於受訪居民支持購買的主要原因,該政黨指38%認為是獲得穩定居所的難得機會;17%希望將單位留給下一代;另有12%則認為價格吸引;同時有12%希望透過購置單位,免受「寬敞戶政策」影響,避免被迫搬遷。
該政黨認為受訪者普遍認為「租置計劃」有助於維持現時穩定的生活與社區環境,將居所傳承予下一代,延續家庭根基與社區連結。該黨引述早前多場居民大會,有居民期望繼續留在熟悉的社區,用較低價格置業;亦有居民認為「租置計劃」對長者及基層家庭幫助更大。
在反對購買的原因中,該黨指37%受訪居民擔心未來維修費用的負擔,22%憂慮無法承擔供款,另有20%則對物業管理問題表示顧慮。該黨認為,反映居民普遍擔心由「租戶」轉變為「業主」後所衍生的額外開支與管理責任,例如過去傳媒多次報道的滲水、衞生等管理問題,以及維修圍標問題等。
該黨建議,根據市價及住戶收入水平調整可負擔價格,「租置2.0」方案確保住戶每月供款及住房支出不超過收入的25%,又建議明確劃分公用設施權責,減少管理糾紛;設立維修儲備金,確保長遠保養;設禁售期及二手市場限制,防止炒賣;房屋署繼續統一管理,以及管理模式要靈活。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