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美經濟數據及政局均不利美元 終需一跌
美匯指數本周跌近1.6%,7月非農新增職位報告佐證一直強調的美國勞動力市場弱勢,7.3萬份新增職位不單較預期弱,更嚴重的是大幅下修前2個月職位25.8萬份,下修規模是2013年以來最大(不包括2020年首次疫情衝擊)。周四公布的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亦未有改善,最新升至1.974百萬人,為2021年第四季以來最高,美國私營企業招聘率徘徊在近5年低位,反映企業招聘需求不大,勞動力市場未能吸收新的求職人口,失業率續升的機會仍更大。市場減息預期在非農公布後急升符合預期,利率期貨預期今年的減息次數已由非農前的約1.3次升至近2.4次(市場預期減息兩次共0.5厘後,第三次減息0.25厘的機率約40%)。
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脹數據或反映關稅適度影響商品價格,導致核心CPI或按月升0.29%。但由於服務業需求弱,令企業難以加價,並限制整體服務業物價上升空間。雖然關稅對商品價格的上升壓力或在秋季更加明顯,但勞動力市場疲態或提高聯儲局對通脹何謂太強並限制局方減息的門檻,因此無阻聯儲局在9月重啟減息周期。
加上特朗普提名取態偏鴿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暫任聯儲局理事,而下任聯儲局主席人選的發展或續增加市場對美國減息預期鴿派轉向。不論美國經濟數據及政局發展皆偏向利淡美元。讀者或需留意,去年7月及8月的ISM服務業及製造業的就業分項、非農數據不及預期,導致美匯指數由7月上旬約107跌至9月的略低於100,美元今年第三季或重現類似走勢。
歐元及日圓上周升幅最大,符合預期,歐元兌美元由1.1390升至最高1.1681,美元兌日圓則由150.92跌至146.7左右。歐元兌美元或先行在1.1620至1.1660先行整固,上試1.20預測不變。
美元兌日圓在今年第四季或跌至140附近,日本央行前周維持利率在0.5%不變,當局將2025財年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預測由2.2%上調至2.7%;撇除能源的核心CPI按年升幅預測則從2.3%上調至2.8%。日本央行公布7月份的議息會議意見摘要(Summary of Opinions)大致保持中性立場,應無阻日本央行繼續貨幣政策正常化,花旗分析員仍然預期,2026年1月日本央行或再次加息,配合聯儲局減息將持續收窄美元與日圓息差。美日貿談仍有進展,而日圓升值或為美日兩國任何貿易協議當中的非正式協定,這或是日本在貿易協議中能向美國讓步的最簡單方法。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