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變身旅遊熱點 東莞大醬園歎醬鹽拿鐵
【明報專訊】曾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近年積極開拓旅遊業,展現轄下28鎮的不同特色;如寮步鎮讓老饕聯想起豆醬、豉油,鎮上傳統醬園近年變身成型格café和資料館,展示昔日醬園風貌;石龍鎮則被譽為「舉重之鄉」,多個著名舉重冠軍都來自石龍鎮舊體校,全球首家以舉重為主題的博物館亦於去年開幕,是時候來一場東莞之旅了!
據廣東省民政廳資料,東莞市共有4條直轄街道、28個鎮,各有不同特長。其中寮步鎮以沉香及豆醬最享負盛名,當地於2014年設立沉香文化博物館。至於另一名物豆醬,其釀製歷史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間,據《東莞市寮步鎮志》記載,當時的村民已懂得選用上等黃豆炮製家用豆醬,更製成商品推出市面。由於價廉物美,漸受鄰近村鎮居民歡迎,豆醬亦成為當地特產。
玩創醬油雪糕豆醬蛋撻
今次介紹的又一味醬園,前身為創立於1980年代的「合味副食」,經營原生曬生抽、豆醬和辣椒醬等醬料,還有糖醋蕎頭、甜酸芥菜、甜酸子薑及糖醋蘿蔔等醃菜。醬油和豆醬都採用古法釀造,經過選豆、洗豆、煮豆、首次7天發酵、漂洗、二次發酵和研磨,再經長時間的日曬夜露精釀而成。醬油需釀造730天,豆醬則7至9個月左右便可製成。
到2019年,經營者新建結合美食與觀光的又一味醬園。在4000平方米的空間中,整齊展示300多個陳年醬缸,儼如天然生曬場,又設展廳介紹醬料文化和展出產品,結果打響了知名度。2023年醬園再跳出框框,開設café「醬啡」(coffee@sauce),菜單都特別加入醬油和豆醬元素,如:醬鹽蜂蜜拿鐵(醬鹽即醬油在缸裏的結晶)、醬鹽dirty、醬油雪糕、寮步豆醬雞腿肉沙拉和豆醬蛋撻等,新鮮感大增,進一步將醬園摩登活化,吸引年輕遊人專程前來打卡。
如果香港古洞的老醬園有機會活化,不知會不會變成這樣?
世界首間舉重博物館 重溫中國健兒威水史
石龍鎮作為東莞一個蕞爾小鎮,大家可能奇怪,為何全世界首家及全國唯一的舉重博物館會建於此地?但當了解中國的舉重運動史,就知道它被譽為「舉重之鄉」確實當之無愧。一個僅14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孕育出過千名舉重好手,包括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陳鏡開,第一個奥運舉重金牌得主曾國強,以及其他知名力士如陳滿林、葉浩波、陳偉強、賴潤明和葉煥明等。
舉重博物館是從3層樓高的石龍鎮舊體校加建修繕而成,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5層樓高。舊體校部分還原展示1960、1970年代石龍舉重健兒的訓練場景,加建部分則介紹中國的舉重發展及運動員揚名中外的威水史。館內徵集逾6000件藏品,包括陳鏡開的奧林匹克銀質勳章(國際奧委會授予的最高榮譽)和挺舉世界新紀錄創造者獎盃;李金河在1988年漢城奧運奪得的銅牌,160多套歷屆奧運金牌和世界冠軍的手印等,還有通過採訪135名全國舉重名人的口述歷史,道出中國舉重運動的成就。除了展品,館內還有不少適合一家大細的互動遊樂裝置,可以舉起槓鈴,也可測試自己的體脂、平衡力、反應、彈跳力及柔韌度等。
館內還有一家零售店TEAM CHINA,專售中國國家隊的特許產品。除了徽章、鎖匙扣、公仔、筆記簿等紀念品,還有各種體育用品如球類、運動衫褲等,就連戶外用品如露營燈、不鏽鋼杯、行李箱也應有盡有,最適合買手信。不過即使不親身到場,亦可在內地各大網購平台搜尋TEAM CHINA線上選購。
文:綽希
美術:朱勁培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