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東:港股今輪將走出超級長牛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發表報告,指全球投資者、特別是中國投資者對於中國股市的牛市思維正在持續增強;維持今輪港股行情,將走出超級長牛的判斷。又指美國聯儲局減息可能只是時間問題,美元走軟將對港股流動性,帶來進一步刺激動能。
報告題為《專心找機會,震蕩是長牛的蓄電池》,指隨著香港由治及興、國家持續賦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國際秩序重構的進程中,將得到不斷鞏固和提升。港股、A股有望受益於中國社會財富從避險資產向權益資產再配置的大潮。又認為港股的生態環境將持續良性循環,當前相比過去四年,已經發生質的變化,
報告又說,優質企業特別是科技和新消費領域的民企赴港上市,帶來正反饋,增量資金開始持續地流入港股市場。港股投資的底層邏輯,從"離岸市場化"轉向"在岸市場化",投資風格更加多元化,賺錢模式從"確定性溢價、價值紅利",進一步擴散到"成長溢價"。
報告指,截至7月31日,南向資金年內凈買入額,已達到8668.42億港元,創下互聯互通機制啟動以來的新高。7月份,南向資金凈流入1356.48億港元,港股通成交佔主板成交金額的比重為27.5%,創歷史新高。7月國際中介機構持股市值佔比較6月底上升,達到43.8%,按月升0.5個百分點。
報告又說,美國就業顯著不及預期,為聯儲局降息提供了合理依據,如果後續通脹數據依然溫和,聯儲局可能在9月或者10月開始降息。預期8月港股行情震蕩分化,或者說蓄勢待發,具備業績確定性的標的更受青睞。
報告指,8月份是布局互聯網股份的好時機,在中報業績期"利空出盡"後,可望重新走牛。伴隨反內卷的政策導向深入,互聯網行情受即時零售內卷沖擊將緩解,互聯網在內的TMT經歷2季度的震蕩整理之後,目前估值合理偏低,在成長板塊中的性價比高;另外,下半年AI科技有望迎來更多突破,互聯網有望從"外賣內卷"敘事,回歸AI敘事、科技成長敘事。
報告預計,隨著輝達H20芯片對華供應恢復,互聯網企業將能夠增加對AI領域的投資,加速AI產品的開發和落地,AI應用領域也將迎來新的催化。下半年全球AI模型廠商進入集中發力期,推理與工具調用能力顯著提升,推動行業邁向"Agent智能"新時代。
至於新消費股份,報告指,估值不算便宜,業績才是關鍵,中期業績報告將是試金石。短期戰術層面,不建議盲目炒題材並追漲殺跌,而是要區分長期趨勢與短期擾動,區分真成長與主題炒作。建議留意谷子潮玩、黃金珠寶、城市戶外、新式餐飲、國產美護、潮流折扣零售、OTA、遊戲等。
創新藥方面,報告預計中期景氣持續,但短期注意力從Beta轉為Alpha。"創新+國際化"的產業趨勢不變,但經過半年大漲快漲之後,創新藥行情擁擠度較高,面臨潛在的較大的獲利回吐壓力。短期如有震蕩,將是更好的介入的良機。
預期較長時期的低利率環境下,港股紅利股的股息率對於配置型資金,依然有吸引力。截至7月31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數股息率(TTM)為5.75%,與中國10年期國債利差超過4個百分點。建議繼續配置金融、運營商、公用事業、能源、資源、食品飲料、地產產業鏈等領域的優質高股息央企國企股。
報告又相信,隨著年內聯儲局降息預期升溫、政策落地以及美元走軟,金價將繼續創新高,黃金股或迎來配置窗口,其中,券商股的中期和3季度業績,都有望持續高增長,並受益於併購重組的預期。
張憶東去年率先預測港股、A股迎來,並在去年底表示,今年牛市有望進入主升浪階段,年內高點在下半年。又指關稅戰是紙老虎,應該利用第2季度逢低布局。強調中國資產的重估遠未結束,特別是科技和新消費的重估,只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