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害嚴重 日本新法上路可「市區」實彈獵殺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近來頻繁發生熊隻出沒市區並攻擊人類的事件,為因應人熊衝突,日本《鳥獸保護管理法》修正案已於今(1)日上路。新法規定在特定條件下,由市、町、村公所人員判斷後,獵人可於市街地區發射實彈「緊急獵殺」,以加強防範熊害。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鳥獸保護管理法》修正案於9月1日正式實施,新法允許地方政府在特定情況下,可特例性地在市區內使用獵槍,以應對熊等野生動物對民眾生命安全的威脅。
新修訂的《鳥獸保護管理法》增設了「緊急狩獵」制度,允許在符合以下四個條件時使用獵槍,包括熊、野豬等野生動物已入侵人類生活圈,或入侵的可能性極高、情況具有急迫性、沒有其他能快速捕捉動物的手段、能確保子彈不會打到人。
在修法之前,通常禁止獵槍在住宅密集區使用。只有在警察認為有立即危險時,才會依據《警察官職務執行法》下達命令,讓獵槍得以在緊急狀況下使用。
但近來隨著熊出沒在人類生活圈的事件日益增加,社會對更具預防性、更快速的應變措施有強烈需求。為此,法律進行了修訂,將使用獵槍的判斷權下放給市町村。
市町村可委託獵人執行獵槍使用,但在行動前,必須先採取安全措施,例如限制周邊居民通行或發布避難指示。同時,也必須確認子彈不會因撞擊水泥地等硬物而彈跳,並確保後方有足夠的「阻擋彈道的屏障」(バックストップ),以防止子彈飛向遠處。
若在行動中造成財物或人身損害,將由市町村而非獵人承擔賠償責任。
日本環境省已於今年7月公布相關指引,建議市町村應制定手冊、進行演練,並投保相關責任險,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損害。
部分地方政府已經針對熊出沒市區進行演練。新潟縣新發田市在8月25日舉行了一場有市府員工、警察和獵友會成員共50人參與的演習。演練內容包括封鎖周邊道路以避免民眾靠近、使用宣傳車廣播呼籲居民避難等。
此外,為了因應萬一獵槍子彈擊中建築物等造成的損害,部分地方政府也開始投保相關保險。據一家大型保險公司表示,截至8月,已有超過100個地方政府聯繫表達投保意願。
未來挑戰
不過熟悉熊類生態的東京農工大學研究所教授小池伸介警告,由於地方人員政府缺乏是否開槍等專業知識、熊出沒的根本性問題未解決,以及平時缺乏人、熊阻絕措施,都是尚未解決的課題。因此地方政府應該重新審視如何長期防範野生動物進入市區,並從平時就開始推動相關措施,例如培養專業人才、加強居民宣導等,從源頭上防止野生動物離開森林,才能有效避免反覆發生人熊衝突事件。
日本今年熊攻擊事件頻傳
日本環境省統計,從今年4月到7月底,因遭熊攻擊而受傷的人數共計55人。其中長野縣13人、岩手縣12人,秋田、福島、新潟縣各有4人。這段期間,北海道、岩手縣和長野縣也各有一人死亡,總計3人。與2023年同期的56人相比,今年的受害者人數幾乎持平。此外,校園及其周邊地區也頻傳熊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