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 「深港穗」升至首位 超越「東京橫濱」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全球創新指數》(GII)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今日(1日)公布,「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升上榜首,打破過去連續5年屈居全球第二,而去年第一的「東京-橫濱」集群就跌落第二,「聖何塞-舊金山」集群則上升三位。
全球百強創新集群分布於33個經濟體。集群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有24個集群,其次是美國的22個。 至於科學論文發表量前三甲的集群,北京佔全球總量的4%,「上海-蘇州」集群佔2.5%,而「深圳-香港-廣州」集群佔2.4%。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佔比最高的集群是「東京-橫濱」佔10.3%,而「深圳-香港-廣州」佔9%,排行第2。
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指出,創新集群是強大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支柱,有助於鞏固並強化從創意到市場的歷程。今年GII集群方法論中納入風險資本交易活動,重新校准了對創新實力的認知,而這些新結果顯示哪些集群正在將科學研究轉化為經濟成果。
GII集群排行榜2017年創設,通過3項核心指標,識別世界級創新活動在當地的集中程度。3項指標分別是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風險資本交易量。
被問到今次排名上升,對香港經濟長期發展會有甚麼影響,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首席經濟師芬克指,香港本身是「深圳-香港-廣州」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擁有世界頂尖的科研實力,充分體現在科學論文發表量,而深圳則貢獻了集群中絕大部分的專利產出,華為等全球專利領軍企業均坐落於深圳。
芬克又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持續為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雖然創新效益未必在短期內顯現,但「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次指數新增風險投資指標,芬克指,希望可更直接衡量創新成果的市場轉化效果,風險投資數據能更直觀反映創業生態和企業增長。
他續稱,深圳-香港-廣州」風險投資指標上的表現超越「東京-橫濱」集群,直接導致了排名上升。但若按人均創新強度計算,矽谷仍然領先,反映了不同規模城市的創新密度差異,但核心排名仍以創新總量為主要依據。
至於如何保持競爭力,他建議政府要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系統,要保持對科研和教育投入,完善支持金融市場監管,要特別需要關注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日在港舉行兩場活動,包括與港府簽訂合作備忘錄,以及發布《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財金官員指反映中央堅定支持香港發展成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全球創新科技樞紐,香港將繼續堅定地致力在國際知識產權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為中國實現2035年成為全球知識產權強國的願景作出貢獻。
財金官員在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致詞,指香港能夠參與到組織的法律判決資料庫有特殊意義,有助更好地理解複雜跨境知識產權問題,亦有助建立更互聯、透明和一致的全球知識產權框架。
該官員又指香港的參與進一步鞏固作為知識產權貿易和法律服務區域樞紐的地位,透過提升香港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全球透明度,可以為國際企業和知識產權擁有人在香港投資和實行創新活動提供更大信心,讓他們可以依靠香港可靠和世界級的法律基礎設施,實現知識產權資產保護和商業化。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