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國迅速縮小與美國在AI全球競賽差距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正在迅速縮小與美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的差距。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多達5分1的用戶,選擇中國AI模型。在歐洲、中東、非洲和亞洲,從跨國銀行到公立大學,各行各業用戶正將中國的大模型例如DeepSeek和阿里的"千問",視為ChatGPT等美國產品的替代選擇。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已開始內部測試DeepSeek模型,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最近在主要數據中心安裝DeepSeek系統。連亞馬遜、微軟和Google等美國主要雲服務提供商,都向客戶提供DeepSeek服務。
報道說,目前OpenAI的ChatGPT,仍是全球主導的AI消費級聊天機器人,全球下載量達9.1億次,而DeepSeek為1.25億次,但中國AI公司正以接近的性能和更低的價格贏得客戶。
微軟總裁Brad Smith在參議院聽證會表示,決定美國或中國贏得這場競賽的首要因素,是誰的技術在世界其他地區被最廣泛採用。誰先到達這個界線,就很難被取代。塞浦路斯的AI工具平台Latenode顯示,全球多達5分1的用戶選擇DeepSeek模型。平台創始人表示,DeepSeek整體質量相同,但價格便宜17倍,使到它在智利和巴西等資金和計算能力不那麽充裕的地區,特別有吸引力。
阿里巴巴表示,開發者已基於他們的旗艦開源AI模型千問(Qwen),創建超過10萬個衍生模型。東京AI初創公司Abeja去年秋天在為日本經濟產業省構建定制模型時,選擇了千問而非Google和Meta的類似產品。
據Sensor Tower數據,雖然美國AI仍被廣泛視為行業黃金標準,但中國公司已開始通過提供幾乎同樣優秀的性能和大幅更低的價格,來搶奪客戶。哈佛大學6月初發布的全球關鍵技術競爭力研究發現,中國在AI的兩個關鍵構建塊——數據和人力資本方面具有優勢。
報道引用南非金山大學的例子,研究管理人員為試點項目選擇了DeepSeek,因為它是開源的且可以離線使用,保證了大學數據安全。行業分析師表示,美國AI公司主導地位越弱,美國在制定技術使用全球標準方面的權力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