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最大件高達6公尺!勤美術館2025夏季展《Net & String Taichung》6/20登場!展演2件台中限定創作大型裝置作品

TRAVELER Luxe旅人誌

更新於 06月26日02:41 • 發布於 06月19日02:00 • text TRAVELER Luxe旅人誌·editor /photo 各品牌

勤美術館2025夏季展《Net & String Taichung》將於6月20日(五)正式對外開展。來自奧地利維也納、活躍於概念藝術與空間實驗領域的設計團體 Numen / For Use,首度來台展出,以全球巡迴經典〈Net〉與〈String〉系列全新版本,量身打造勤美場域限定的裝置創作,為台中城市注入一場體感與結構交織的當代藝術實驗。由隈研吾以「掀開大地」為意象設計的勤美術館,自2024年底正式開幕以來,以自然地景與永續融合的建築特色受到社會大眾關注。此次展覽以兩件裝置作品《Net Taichung》與《String Taichung》連動呈現,參展民眾可實際穿越、攀爬、匍匐於作品之中,身體不再是旁觀的工具,而是觸發空間變化的關鍵。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

奧地利維也納 Numen / For Use 首次登台!勤美術館限定創作

團隊 Numen / For Use 成立於1998年,由斯帆.瓊克(Sven Jonke)、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和尼古拉.拉德利科維奇(Nikola Radeljković)3位工業設計師共同創立,活躍於概念藝術、舞台設計、空間與家具創作等領域。以極簡主義出發再加入實驗與創意,長年致力於探討觀眾、身體、材料與空間之間的詩性關係,並模糊建築、雕塑與舞台之間的界線。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Numen / For Use 的共同創辦人、也是本次策展人卡茲勒對場域與建築結構有敏銳的知覺,延伸勤美術館的建築視覺語言,打造出有彈性、有回應性的空間體驗。不論年齡,不論背景,邀觀眾步入虛實交錯、詩意漂浮的空間體驗,大家都能得到孩子般的喜悅,將藝文共感植入城市節奏,重新定義空間與觀者的互動關係。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

策展人卡茲勒表示:「這次的創作不是單純展示兩件作品,而是讓它們融合成一個連續的感官旅程。參展觀眾先在《Net Taichung》裡解放身體,以兩層繩網構築出懸浮的平台,線條極簡卻富含動能,觀眾可以實際走入、穿梭其中;再於《String Taichung》中沉浸視覺,將日常的素材賦予全新意義,再從解構與重組間得到轉化。」他也強調這是團隊迄今最大規模的空間裝置嘗試,特別挑戰在精準限制的室內場域中完成作品。卡茲勒更表示欣賞台灣人的幽默感,儘管跨文化的溝通一定會有困難,但自己也非常喜歡這次與勤美術館的合作,這場冒險與嘗試很值得!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說明,這次的展覽是藝術融合公共生活、最具代表性的實踐之一,從材料實驗、身體參與到空間互動,皆為觀眾打開新的感官邊界。他形容作品彷彿一件巨大的包裹,在未打開之前無法預期其中的內容,但當作品完成、觀眾走入裝置時,會有如孩童般的興奮感,從認識自己的肢體動作、在網中奔跑、甚至躺下休息,都是觀眾與空間重新建立關係的過程。執行長也特別感謝原創音樂設計蔡瑋德的參與,讓觀展體驗得以層層遞進。勤美術館期待未來持續透過國際展覽、城市行動與跨界合作,推動藝術生活的未來新願景。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高6公尺!《Net Taichung》有史以來的最大件作品,充氣結大型裝置、柔軟可穿越的空中詩篇

勤美術館入口處如脈動般的線條是《Net Taichung》重要的創作靈感,這些富有動態與光影的建築元素,戶外大樓梯與岩板牆面正如同大自然中丘陵般起伏的形狀,使人與空間對話。作品以張力懸吊在空間中的網狀結構,更猶如可行走於其內的立體畫作。策展人卡茲勒表示「單就《Net》系列來講,《Net Taichung》是我做過最大的一件。」《Net Taichung》柔軟而靈動的結構體,隨著觀者進入其中的腳步而變形。這件以充氣結構張力作為支撐基礎的網狀裝置,無需額外支架,即能自成穩定結構。其外膜不僅能充當「柔光箱」豐富視覺層次。觀眾可穿梭其中、躍動、伸展於空間中,感受結構隨行進而律動,更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String Taichung》自撐式、可進入的社會雕塑,使觀者感受空間浩瀚與虛無並存的矛盾

《String Taichung》的靈感則源自勤美術館屋頂的斜線格柵,平行輪廓的反覆出現,正好啟發了編織繩線的三維線性空間。緊繃的繩索穿越空間,如同一座可穿越的社會雕塑。座落於勤美術館地下1樓層空間,張力繩索結構創造出一種懸浮、輕盈卻又極具力量的體驗。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String Taichung》的線條是一組立體且沉浸式的極簡藝術;觀者可實際在被繃緊的繩索網旁探索,猶如置身於未定義尺度的空間迷宮。身體位置與方向感變得模糊,觀者將產生「它是虛擬的」的感覺,又因是質材創作而帶出真實感,體驗的雙重情境,如同超現實主義的夢境拼貼。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最喜歡看到大家從裝置走出來、如同孩童於遊樂場嬉戲地快樂表情

《Net Taichung》與《String Taichung》是 Numen / For Use 為勤美術館量身打造的兩件沉浸式互動裝置,巧妙延伸館體獨特的建築視覺語言,轉化為觀者可親身介入的空間經驗。這兩件作品不僅以極具彈性與張力的構造形式呼應建築結構,也進一步形塑出具回應性的感知場域。本展合體展出兩件作品,策展人卡茲勒表示「可把它看成是一件作品,因為它們兩個是相連在一起的,所以它絕對是我創作的充氣裝置中最大的。」《Net Taichung》帶來身體參與的快樂,《String Taichung》則帶來視覺的沉靜與秩序。希望觀者在穿越時,能經歷情緒與知覺的變化旅程,就像孩子在遊樂場中盡情遊戲的快樂。策展人卡茲勒與團隊於2023年9月即開始本展合作的前期溝通,也於奧地利進行多次技術模擬,歷經形體測試、材質拉力調整、視覺範圍校正,最終得以精準安裝於勤美術館的挑空區與室內樓層之中。

圖片版權 /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帶來正面啟發與感受!《Net & String Taichung》期待引發更多次刺激與靈感

《Net & String Taichung》最珍貴之處,不僅在視覺呈現,更在於觀者成為作品的參與者。展覽鼓勵觀眾手腳並用進入網狀結構中行走與攀爬,甚至匍匐前進,穿越一場結構詩學與感官劇場的雙重演出。這種模糊年齡界線的參與方式,也讓作品成為所有年齡層都能體驗的共感場域。以身體為媒介,探索虛實與參與的邊界,期待民眾對於兩組裝置都有正面的體驗感受,展覽參與後獲得新的生活刺激與探索世界與自我的靈感想法。

圖片版權 / ⓒ0km 美術館商店

完整沉浸式藝術體驗,展場音樂、選品與飲食各有創意

為深化展覽的沉浸感,本展特別委託蔡瑋德(Nick Tsai)原創音樂設計。創作以模組合成器製作聲響,融入「頻率組成」與「空間分佈」兩大聲音元素,分別對應作品的有機流動與張力線構。觀眾先行聽見開放明亮的環境音,引導出對結構與空間的想像後;音樂再轉為多層次的頻率律動與留白長音,建構出如置身生命體或結構網格間的聽覺場域,讓身體與聲音同步遊走於裝置之中。

圖片版權 / ⓒ0km美術館商店

0km 美術館商店也推出「Weaving the Future 編織未來」選品企劃,聚焦於編織結構與材質創新的多元可能。集結國內外設計品牌與藝術創作者,從織品工藝出發,探索編織作為建構空間與觀點的媒介。nafl 設計品牌「+10・加拾」以《葛飾北齋》為主題的限量襪品系列,結合和紙纖維與墨染技法,演繹經典波紋;針織藝術家黃郁媚則透過手工 Plisse Knit Bag,展現織品與身體、空間的深層連結;克羅埃西亞家具品牌 Prostoria 精選 Numen / For Use 經典家具作品,如 Buffa、Toggle 與 Polygon 等桌椅,展覽首月獨享95折優惠;更與 ohnoki 設計品牌聯名推出 0km 限定黑白雙色展覽飲料杯掛繩,作為參與者與展覽之間的記憶編織物件。

圖片版權 / ⓒ小小樹食

小小樹食美術館店推出本展限定新品,將展覽空間與結構意象延伸至味覺體驗。甜點「浮影」透過焙茶白巧甘那許、黑芝麻杏仁蛋糕與竹炭奶油霜層層堆疊,再以桂花清酒凍創造晶透視覺,呼應展中光影與結構交織的空間體驗。飲品「南國博士」則以博士茶與紅豆、豆乳、藍莓調製,象徵人與人之間流動與交織的網絡,呼應展覽以身體作為介質參與空間的精神,體現藝術、食物與感官的共鳴連結。

圖片版權 / ⓒ0km 美術館商店

勤美術館自成立以來,致力打開想像、交融生活美學與公共參與,本次與 Numen / For Use 國際團隊合作,使現地作品融入環境,更呼應勤美草悟生活圈-城市與自然的交會之地,掌握城市空間與人群節奏,形成共生共感的藝術現場。

延伸閱讀:

台中「勤美術館」2024年底開幕!隈研吾領軍設計,巧妙融合社區風景的美術館

加入 TRAVELER Luxe LINE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竹節草將復活!范斯高未完全消失 大雨「下到發紫」地區出爐

三立新聞網
02

長輩先領紅包了!新竹縣65歲以上「入帳1萬」普發現金前確定發錢

TVBS
03

大罷免民進黨完敗! 白沙屯媽祖籤詩疑早有預言

CTWANT
04

選前誓言「罷免失敗就關門」 花蓮咖啡廳今宣告停業:珍重再見

CTWANT
05

4縣市豪、大雨特報!低壓帶甩雨 西南季風卡台灣「雨炸整週」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世大運競技體操陳瑞安平衡木奪銀

青年日報

IBA世界少年棒球賽 中華隊不敵巴西無緣4強

青年日報

民視《綜藝大集合》胡瓜自創Ending Pose

青年日報

陳妤x劉恬恬「臺語台表演班」揭親密合作默契

青年日報

《魔幻臺灣》文學展登世博 《爾來了》降臨大阪

青年日報

50元「排骨飯+3配菜」!在地人認證:20年來沒漲

民視新聞網

清境觀光亮點再升級 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免費開放 限量400席搶先報名中!

台灣好新聞

南市府為擴大照顧範圍 公告修正風災申請計畫

台灣好新聞

鹽水災後十多日垃圾還堆在門口? 南市環保局嚴正駁斥錯誤資訊誤導視聽

台灣好新聞

許采蓁盼終結仇恨 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

中華日報

2025年世界青年論壇閉幕 跨文化交流激盪創新思維與深度理解

桃園電子報

2025風城藝術節明華園《蓬萊女神何仙姑傳奇》演出 逾2500民眾共賞經典大戲

台灣好新聞

鍾易仲:不要再搞政黨惡鬥 不要再讓台灣內耗與分裂

中華日報

新竹縣模範父親表揚 大聲說出感謝與愛意

台灣好新聞

市議員邱于軒指大罷免、大失敗 一起修補被撕裂的社會

中華日報

過嗨、失落選後症候群 醫:2週未恢復應求助專業

中央通訊社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國發表「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 展現智慧減災新科技

中華日報

在地企業回饋社會 捐贈災情勘查車予桃消永安分隊

桃園電子報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3)(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2)(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1)(圖)

中央通訊社

國內油價7月首次喊漲 汽柴油各上調0.1元

卡優新聞網

竹節草將復活!帶動西南風 致災性大雨「下到發紫」

EBC 東森新聞

紀念「原住民族」納入憲法增修條文31週年 中市原民會舉辦原住民族日影片徵選頒獎

中華日報

《賽車籃球X文藝嘉年華》台中熱鬧登場 總價破億上百輛超跑吸睛、籃球賽秒殺開打

中華日報

勞動部調查:薪水與工作內容外 年輕人看重「職缺內容」

青年日報

大鳥隧道電路故障 台鐵南迴大武至瀧溪不通

中央通訊社

新北市食農教育展5場次免費食農教育工作坊 明開放報名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童書短評》#158生活即冒險!讓孩子用好奇心發現美好

Openbook閱讀誌

竹節草颱風將復活!天氣粉專曝:明中南部有「致災性降雨」機會

新頭殼

專家曝吃對6食物「DNA也能變年輕」:自然界的逆齡密碼

聯合新聞網

新北市長視察泰山首座社宅工程 114年底招租

NOWnews 今日新聞

捍衛民主沒輸!PTT創世神分析「大罷免1情勢」:作弊的更失敗

民視新聞網

低壓帶罩台1週!降雨趨勢出爐 「致災雨勢恐連炸2天」1地下到發紫

CTWANT

大園警結合反詐、反毒 街舞大賽熱鬧登場

桃園電子報

北市警邀少年「織夢」 青春專案寓教於樂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可能又有新颱風!專家:琉球附近91W熱帶擾動「正在發展」

新頭殼

獨家/有錢還吃嘸!颱風後玉米量減 近一月漲3倍「2根100」

EBC 東森新聞

國光客運「年虧1.9億」停駛14條路線 公路局:已補貼3.47億元

聯合新聞網

中南部下週致災性降雨1圖示警!網哀號:我家還沒修好

民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