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糟了?週刊爆6項親筆指示助京華城 醫逐題破解酸:反倒證明沒干涉容積獎勵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被羈押至今,鏡週刊日前報導指出,京華城案審理進入深水區,檢察官當庭提出柯文哲6項親筆指示,打臉他稱「不知情」、「沒下指示」的說法,其中一張黃色便利貼更是攸關案情的重中之重,恐對柯文哲案非常不利。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針對鏡週刊的說法提出7項看法,他直言,週刊爆料自以為打擊了柯文哲,根本幫忙證明柯文哲沒有干涉容積獎勵。
針對鏡週刊的報導,一、檢察官8月7日當庭提示給柯文哲等被告及證人看後不久柯文哲走當庭發飆,這一張黃色便利貼,2020年10月26日,柯文哲直接在已有被告沈慶京手寫筆跡的京華廣場建物完工示意圖上,張貼黃色便利貼,再交辦副市長彭振聲,柯文哲的親筆手諭指示:「京華城對容積率應該死心了,只希望行政流程加速,讓他們早日完工就可以了。」
沈政男表示,說什麼叫「應該死心」?就是叫京華城不要再噓寒問暖獻殷勤嘛,沒有用的,那張便利貼正好證明了柯文哲要求依法儘速辦理京華城案行政流程,而且必須合法。
鏡週刊報導,二、2016年9月,柯文哲交辦當時的副市長林欽榮京華城容積案陳情案,當時柯文哲將所收到的京華城陳情函交給證人林欽榮,以手稿對證人林欽榮表示:「京華城,我已接到朱亞虎郝市府的兵役局長」、「這個案子事涉重大利益如果規則很清楚,為何這些人還不死心?」、「如何根本解決,讓大家不再胡思亂想?」檢察官認為,這可以證明柯文哲明知京華城公司要求回復120,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涉及重大利益,也知道朱亞虎為京華城公司陳情的立場與訴求。
沈政男說,看到沒有,「為何這些人還不死心?」柯文哲從頭到尾就是要求依法辦理,不合法的做法一律要死心。柯文哲當市長,當然知道京華城想要回12000坪樓地板面積,不然就是怠忽職守,不是嗎?柯文哲不知道的是後來怎麼進行容積獎勵的給予。
鏡週刊報導,三、2016年12月柯文哲交辦林欽榮關於京華城容積案,以手稿對證人林欽榮表示「京華城案涉及龐大利益,所以跨藍綠施壓。若要處理,『合法』最重要,再來合理,合情。此案注意處理。」沈政男揪出關鍵字,「合法最重要」,第三次出現了。
報導提到,四、2018年5月柯文哲交辦林欽榮京華城陳情書,柯在接受沈慶京陳情書後以手稿對證人林欽榮表示「威京小沈給我一份陳情書,我問他為何不一次提出?現在560已經通過,又要變成678%?你研究看看,我是看不懂」。
沈政男說,上述文字寫到,柯文哲說「我是看不懂」,既然如此,為何說柯文哲明知違法而圖利?事實上台灣就沒人看得懂京華城案,除了邵琇珮,連檢察官與法官也看不懂,當然周刊更看不懂。
五、2019年4月26日柯文哲交辦副市長彭振聲京華城關於容積的行政訴訟案,柯文哲直接在京華城公司陳情書上,以手諭交辦彭振聲「請彭副市長先整合都發局、法務局…之意見,確認後,於市長室會議討論。」檢察官認為,這可證明柯文哲指示彭振聲整合相關局處意見,更指示於市長室會議中討論,打臉柯文哲京華城案沒有進市長室的說法。
沈政男指出,檢察官又搞混了。柯文哲的意思是,京華城案的容積獎勵後來怎麼進行,他不知道,不是說整個京華城案他不知道。
六、2020年4月13日柯文哲交辦被告彭振聲京華城容積率,他直接在京華城公司「(說明版)比較京華城容積率560%與樓地板面積120,284平方米之有限差異」之陳情書上,以手諭交辦被告彭振聲:「他們的結論是什麼?原則很簡單:公務員不坐牢」檢察官認為,這陳情書內容,京華城公司為達成訴求,已試算出在不同方案下所需付出購買容積移轉之成本,將相差達數十億元,可證明柯文哲明知容積有價且京華案利益龐大,並非柯文哲的都不知情。
沈政男認為,這幾個字是證明柯文哲沒有明知違法而圖利的鐵證:「公務員不坐牢」。跟第一項的「應該死心」是一體兩面,都證明了柯文哲就是要求儘速依法辦理京華城案,不要一直拖下去,而不是要底下的人違法辦理。
七、李得全在2020年11月5日下午1時45分許退回簽文,另以黃色便條紙貼附於簽呈,內容記載「為利公平執行,容積獎勵及移轉應依土管自治條例等既有全市一致性規定,並納入新區開發、容積獎勵一致性需求,如立體綠覆率100%及出流管制,設定容積上限以茲明確」。
沈政男強調,這就是自己最先提出,現在大家都在講的,容積獎勵有雙軌制,可走土管條例,也可走細部計畫,而李得全是提醒團隊注意土管條例的規定,不是說此案違法。(推薦閱讀)20%疊加關稅衝擊!全台逾2300人放無薪假 「這產業」淪最大受災戶
再講一次,京華城的容積獎勵太複雜,柯文哲不可能看懂,當然就不會明知違法而圖利,而沒有要圖利,就不必收賄。這是很簡單的行為邏輯,但因為柯主席同一時間有收政治獻金,就被弄成了有收賄所以要圖利了。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