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廉價飛彈海」恐貫穿台灣空防!盧德允示警:愛國者陷無用武之地
面對中國侵台威脅,「不對稱作戰」成為台灣防衛核心概念,國防部也積極發展相應戰術,不過軍事專家、前國防部視察盧德允在節目《盧德允視察中》指出,共軍正以「量大管飽」的遠程火箭作為攻台利器,成本低廉又數量龐大,逼我方防線陷入攔截兩難,反而被中共打出不對稱作戰。
盧德允表示,用成本相對低廉的火箭,來替代高價的飛彈,這一招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從1990年代開始,中共以越來越多的短程、中程彈道飛彈,作為打擊台灣的主要方式, 並實際發射了飛彈到基隆、高雄外海,作為文攻武嚇的工具。
盧德允指出,如何防範反制中共的彈道飛彈攻擊,成了國防軍事界的顯學,因此我們向美國購入了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結果沒想到,中共竟然運用了「不對稱」、「超限戰」的做法,把原來射程很短,作為炮兵武器的多管火箭放大,甚至加上簡單的導引裝置,變成有導引的火箭,能夠射到台灣本島。
盧德允分析,其造價遠比東風11、東風15彈道飛彈還要便宜,也就是說,中共可以同時發射非常多的遠程導引火箭到台灣,打擊我方高價值的戰略戰術目標。現在看到中共歷次的對台軍演,都會動用到2、3種遠程導引火箭,且共軍已在東部戰區成立了「遠火旅」,也就是「遠程火箭旅」,未來數目更應該還會再增加。
盧德允表示,這是我方防禦上的一個難題,當中共以這麼便宜的火箭打到台灣,造成巨大毀傷力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要發射非常昂貴,且數目有限的愛國者飛彈來攔截?結果我方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變成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盧德允強調,用低廉、數量多的武器執行相同的任務,才是符合不對稱超限戰的好方法,用愛國者飛彈去攔截這樣的火箭,其實是「反不對稱」,這筆賬非常不划算,是大大虧本的生意。(推薦閱讀)台積電員工注意!英特爾工程師當內鬼「偷資料跳槽微軟」 吃官司下場曝光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顯示全部
留言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