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洋批中國干預座位安排 長崎市解釋依外務省名單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4日專電)駐日代表李逸洋9日代表台灣首度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座位被安排在「國際非政府組織(NGO)區」。長崎市原爆被爆對策部調查課對此解釋,沒有劃分出國際非政府組織區,而是根據外務省名單,依序安排在外國席區域,台灣被排在後面。
長崎市14日在和平公園舉辦被爆80週年和平紀念典禮,李逸洋偕駐日官員出席。自1948年長崎市舉行相當於首度和平紀念典禮的「文化祭」以來,這是台灣首度次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
不過,李逸洋6日在廣島參加和平紀念儀式時,被安排的位置距離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僅相隔數席,且兩人配戴同樣的胸花,在長崎的座位則被矮化,且沒有和其他大使一樣佩戴胸花。
產經新聞報導,由於原爆犧牲者中也有台灣人,廣島市今年首次向台灣發出參加儀式的「通知」,台灣首次參加廣島的活動。長崎市雖然沒有發出邀請,但因為台灣方面要求,也促成首次出席。不過,座位安排接近「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等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位置。中國則缺席廣島、長崎兩邊儀式。
長崎市原爆被爆對策部調查課解釋,「沒有劃分出國際非政府組織區的座位,而是都屬於外國席區域。根據外務省名單,會優先安排特命全權大使本人,接著依序是臨時大使與書記官,結果台灣的座位排到了後面」。
對於座位安排,李逸洋當時表示,「我們了解主辦單位長崎市的不妥安排有其原因,中國的打壓才是幕後黑手,為維護國家尊嚴,我們必須說明台灣的國家地位與參與國際社會應有權利和正當主張。」
李逸洋指出,中國持續擴張其核武軍備,根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2025全球核力量年鑑」指出,中國是近年核武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
中國的相關作為與廣島與長崎歷經苦難後所倡議「無核武世界」的崇高和平理念背道而馳,追逐核武的中國在和平紀念典禮背後打壓全心追求和平的台灣,令人深感遺憾。
李逸洋也強調說:「台灣絕非『國際非政府組織』,而是一個活躍於國際舞台的主權國家。」
報導指出,早在2012年,當時首相野田佳彥在舉行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儀式時,把台灣代表定位為「民間代表」,沒有納入在獻花時會宣讀國家或地區名稱的「指名獻花」唱名名單中。
由於311大地震,來自台灣的捐款高達250億日圓,野田政府的安排引發批評聲浪。野田後來在國會道歉,表示「真的非常抱歉,對於沒有安排周全表達深切反省」。隔年的2013年,安倍晉三政府舉辦追悼儀式時,就把台灣納入「指名獻花」唱名名單,中國抗議並缺席儀式。(編輯:高照芬)1140814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