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飆升破三年記錄 美股應聲下挫
美國週四(14日)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飆升幅度創三年未見,顯示通膨壓力不減,令聯準會(Fed)考慮是否降息時又多一個變數。美股盤前應聲下挫。
局長兩週前才因就業數據不好看,被川普一怒開除的美國勞工統計局,週四公布,7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較6月猛增0.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3%,雙雙超出分析師預期。僅在1個月前,美國6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對5月的漲幅還是零。
週四開盤,道瓊工業指數下挫185點或0.41%,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微跌0.04%。
與此同時,企業利潤率依舊維持高點,這顯示價格上漲是美國公司把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轉嫁出去,並未自行吸收。這對美國的通膨壓力是一個壞消息。
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利潤率跳升2%,主要由機械和設備批發業領漲,這是廠商把關稅成本轉嫁給下游廠商的明顯證據。
而服務業的漲幅也極為兇猛,7月的成本月增幅高達1.1%,創下2022年3 月以來最大增幅。
這份報告顯示,儘管今年上半年需求疲軟,但企業仍在調高商品和服務定價,以抵銷因美國提高關稅所帶來的成本。
企業將關稅負擔轉嫁給消費者的程度,將是決定未來利率走向的關鍵。雖然聯邦準備理事會官員普遍預期進口關稅將在下半年推高通膨,但對於這將是「一次性調整」還是會造成持久的連鎖上漲,他們看法不一。
川普的財長與商務部長都堅稱,關稅將只會帶來一次性物價上漲。川普更「命令」廠商吸收關稅成本,否則將採取懲罰行動。
不過,本週稍早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則顯示,在終端消費者層面7月的成本轉嫁狀況較為溫和,加上勞動市場目前正轉向放緩,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在9月開會時將會降息。聯準會的雙重使命是穩定物價與促進充分就業,儘管目前通膨年率仍然未能回到2%的理想區間,但聯準會必須確保美國就業狀況在控制通膨的過程中保持健康。
21:22發稿
21:48更新(更新美股開盤狀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