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代表出席原爆典禮遭矮化?長崎市府解釋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駐日代表李逸洋9日首度出席長崎原爆和平紀念典禮,向80年前罹難者致哀,但卻傳出他被安排在「國際非政府組織」(NGO)的座位,而非各國代表席位。李逸洋向日媒表示,理解背後有來自中國的施壓。長崎市府則向日媒產經新聞表達,會場並沒有規劃「NGO區」。
根據產經新聞報導,由於原爆犧牲者中也有台灣人,廣島市府今年首次向台灣發出參加儀式的「通知」,邀請台灣首次參加廣島原爆紀念活動。長崎市並未向台灣發出邀請,但台灣方面表達參加意願,長崎市長鈴木史朗曾表示歡迎台灣出席。
產經新聞提到,李逸洋的座位安排接近「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等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位置。中國則缺席廣島、長崎兩場儀式。
報導引述李逸洋在駐日代表處官網的說法,對於主辦單位安排台灣代表團於「國際非政府組織區域」,代表處基於向世界傳達追求和平的決心乃台灣最高目標,多年來努力積極爭取參與此一重要國際和平活動的機會,藉以展現台灣與國際社會緊密相連、致力於全球和平的立場與誠意,因此雖然遭遇矮化安排,仍決定出席。
李逸洋還提到,「我們瞭解主辦單位長崎市的不妥安排有其原因,中國的打壓才是幕後黑手,為維護國家尊嚴,必須說明台灣的國家地位與參與國際社會應有權利和正當主張。」
對於座位遭放在NGO旁,長崎市原爆被爆對策部調查課解釋,「沒有劃分出國際非政府組織區的座位,而是都屬於外國席區域。根據外務省名單,會優先安排特命全權大使本人,接著依序是臨時大使與書記官,結果台灣的座位排到了後面」。
產經新聞則點出台灣過去在日方安排下遭遇的類似狀況,2012 年 311 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式中,當時的日本政府將台灣代表列為「民間代表」,並未在指名獻花時點名,因台灣曾捐助 250 億日圓賑災,在當時引發各界批評,時任首相野田佳彥後來在國會公開道歉,表示做得不夠徹底。隔年安倍晉三上任後修正此安排,將台灣納入指名獻花名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