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輝達 2025Q2 財報及電話會議,12大重點一次看
重點整理
輝達 8/28 公佈 2025Q2(2026Q2 財年)財報和下一季財測,以下為 M平方整理的 12 大重點:
輝達 2025Q2 財報重點(GAAP):營收 467.4 億美元,年增率 55.6%(前 69.2%),優於市場預期 462.3 億美元,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分別為 72.4%(前 60.5%)和 60.8%(前 49.1%),市場預期為 72.1% 、 63.5%,已順利度過 Blackwell 量產初期的毛利率壓抑,稀釋 EPS 為 美元 1.08(前 0.76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0.95 美元;另外,輝達的存貨週轉天數上升至 91 天(前 55 天),主要為上一季 H20 一次性損失造成的銷貨成本和存貨的短期波動,以及支持 Blackwell 和 Blackwell Ultra 增產所增加的存貨。
產業板塊來看,資料中心依然是最主要的動能,營收 410.9 億美元略低於預期 412 億美元,原因來自 H20 營收較上一季下滑約 40 億美元,但整體仍季增 5.1%,年增 56.4%(前 73.3%),其中 Blackwell 資料中心營收季增 17%,為資料中心主要組成,遊戲業務在上一季 50 系列顯卡上市後創歷史新高的 42.8 億美元,年增 48.8%(前 43.6%),並且我們持續關注的「汽車及機器人」創高至 5.86 億美元,年增 69.3%(前 72.3%),且最新發布的 NVIDIA Thor SoC 已開始出貨。
未來財測(GAAP):下一季營收預估達 540 億美元,優於預期的 534 億美元,毛利率 73.3%,符合預期,此財測沒有包含 H20 營收。
自駕車和機器人:Agentic AI 和視覺語言模型的突破,讓實體 AI 在機器人、自主系統方面的重大進展,Nvidia 的機器人平台採用速度也在快速成長,擁有超過 200 萬開發者,這使機器人應用程式對設備內部和基礎設施的運算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
Blackwell 出貨狀況:Blackwell 平台是本季成長的主要動能,GB200 和 GB300 系統正被廣泛採用。 GB300 在 Q2 開始量產出貨,並在 Q3 加速。
中國降規晶片出貨狀況:暫未有 H20 銷售至中國,目前中國業務營收貢獻降至個位數,但有非中國客戶貢獻了 6.5 億美元的 H20 營收,讓先前 1.8 億美元的 H20 庫存得以釋放,且過去幾週部分客戶已收到許可證,若地緣政治問題可順利解決,有望在 Q3 實現 20 ~ 50 億美元營收。原本預期今年中國市場可有 500 億美元的潛在市場機會(TAM),且每年可以 50% 速度成長。目前仍與美國政府商討 Blackwell 平台出貨至中國的許可。
AI 基礎建設展望:在今年雲端服務商和企業在數據中心跟運算領域的資本支出已經到達 6000 億美元,在短短兩年翻倍,並預計到 2030 年(the end of the decade)全球 AI 的基礎建設支出將達到 3 ~ 4 兆美元。這除了有大型雲端服務商的貢獻外,AI 原生新創公司(AI native startups)的需求也在爆發,2024 年這些新創公司獲得的資金為 1000 億美元,今年未過完已經達到 1800 億美元的規模,而其中的頂尖 AI 新創公司今年預計可創造 200 億美元的營收,去年僅 20 億美元,未來也預計能繼續快速成長。
Agentic AI:推理和 Agentic AI 的興起讓訓練和推理的算力需求增加了 100 ~ 1000 倍。
主權 AI 持續爆發:Nvidia 預計主權 AI 營收今年能夠超過 200 億美元,是去年的 2 倍以上。其中包括了歐盟計畫投資的 200 億歐元,要在歐洲各國共建工業 AI 工廠。
Scale Across:黃仁勳將過去提到的「 Scale up(單一 AI 伺服器效能提升)」到「Scale out(伺服器與伺服器連接)」進一步延伸出「Scale across 」的需求,也就是準備將多個 AI 超級工廠連成一個整體系統,而這也是 Nvidia 於 8/22 推出的 Spectrum XGS 乙太網路技術。
Nvidia 的競爭力:
當前資料中心普遍存在電力受限的問題,這讓「每瓦性能(perf per watt)」至關重要,直接驅動資料中心的營收,而 Nvidia 平台擁有最佳的每瓦性能。
GPU 的通用性和彈性讓其比 ASIC 還要更實用,ASIC 雖然在特定用途上效能優異,可一旦 AI 的應用改變,ASIC 可能將失去效用,這讓多數 ASIC 專案走向失敗,這也是為甚麼輝達的晶片仍然會被作為首選。
Rubin 平台:下一代 Vera Rubin 晶片正按計畫進行,預計 Rubin 平台包含 6 個新晶片,包括了 CPU 、 GPU 、 NVlink 交換器、網路晶片及交換器、矽光子晶片,更多相關細節會在 GTC 透漏。 輝達財報公佈後股價一度大跌 -5%,主要是資料中心的營收不及預期,原因來自 H20 營收下滑約 40 億美元,目前資料中心增速趨緩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為市場擔憂的主因。
輝達財報公佈後股價一度大跌 -5%,主要是資料中心的營收不及預期,原因來自 H20 營收的下滑,目前資料中心增速趨緩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為市場擔憂的主因。
更多輝達財報資訊,請詳見 美股財報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