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牌失效?美媒:共和黨「2關鍵因素」疏遠賴清德政府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拒絕總統賴清德的過境紐約一事在台、美政治圈傳得沸沸揚揚,相比民主黨強烈反對,川普為首的共和黨一片沉默。《外交家》(The Diplomat)撰文分析,指出過往在美國兩大黨好用的「台灣牌」逐漸無力,主要原因是川普為避免激怒北京政府而搞砸貿易談判,所以疏遠台灣;另一原因就是賴清德政府理念與川普為首的「新右派」不同,讓共和黨的對台態度轉變。
台灣牌在美國政治逐漸失效?
《The Diplomat》11日撰文分析,美國共和黨疏遠台灣的態度漸趨明顯,顯示美國政治中的「台灣牌」失效。過去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曾在選戰中大打台灣牌,展現比對手更強的對台支持,從而在美國國內政治中得分。而傳統上,共和黨比民主黨更積極打出台灣牌,強調其在外交政策處理上優於民主黨的優勢。
不過川普二度就任後,與賴清德政府間的聯繫甚少,在台灣議題上都態度曖昧不明。尤其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邦交國「過境紐約」的要求被拒,在台、美政治圈引發譁然。相比民主黨群情激憤、強烈反對,共和黨反而一片沉默。報導分析指出,2大關鍵因素就是川普正在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以及賴清德政府理念與川普為首的「新右派」不同。
川普聚焦美中貿易協議 擔心激怒北京政府
報導指出,川普對台灣的態度冷漠,與他聚焦與中國完成貿易協議最為相關。自二度上任以來,川普掀起全球關稅風暴,與中國開戰,終極目標就是想和中國達成更有利於美國的貿易協議。雙方在休兵之際,談判進行過多次磋商,也達成暫時性的貿易框架,因此川普更不會想因台灣問題,而搞砸與中國的貿易協議。
共和黨內部也一片沉默原因在於「明年的期中選舉」,報導指出許多候選人擔心關稅、貿易對選區支持者造成衝擊,因此美中貿易談判的結果與他們的政治命運相關。在此背景下,避免涉台挑釁是共和黨維護選舉前景而採取的必要之舉。
川普為首的「新右派」崛起 與賴清德政府理念不同
報導表示,賴清德政府背後的民進黨長期以來都是與民主黨關係更加密切,對共和黨始終保持不慍不火的關係。在這樣的情形下,民進黨難以理解和認同新右派及其「美國優先」的理念;同時,新右派也無法認同賴政府,這種脫節強化了新右翼正在形成的兩岸政策「避免與中國直接對抗」,尤其是在台灣議題上。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