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反貪機構遭削權 烏克蘭爆發開戰以來最大規模抗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2日深夜簽署一項爭議性法案,收緊兩大反貪腐機構的獨立性,引發國內外嘩然,擔憂政府權力可能被無限擴大。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活動,這是自俄烏戰爭於2022年2月爆發以來,烏克蘭首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導,烏克蘭民眾接連在22、23日在首都基輔和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集會,東部的聶伯羅市(Dnipro)和南部的敖德薩(Odesa)也有較小規模的示威活動,抗議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削弱反貪機構獨立性的舉措。
法案內容將烏克蘭國家反貪局 (National Anti-Corruption Bureau of Ukraine,NABU) 與專門反貪腐檢察院 (Specialised Anti-Corruption Prosecutor's Office,SAPO)這2個主要反貪機構的監督權,交給由總統任命的總檢察長掌控。日後,兩機構的行動須經由總檢察長核准,甚至可撤銷調查。澤倫斯基堅稱,這是清除「俄羅斯勢力(Russian influence)」的必要措施。
烏兵嘆:兄弟為之犧牲的國家正被搶劫
但批評者認為,根據新法,總檢察長將擁有影響調查、甚至關閉案件的權力,將削弱這兩個機構長期以來維持獨立自主性,並讓烏克蘭距離加入歐盟的目標越來越遠。歐盟已明確表示,若基輔希望成為成員國,必須落實有力的反貪措施。烏克蘭長期以來被視為歐洲最腐敗的國家之一。該國多位高層官員曾遭控涉及貪腐,包括總統澤倫斯基的數位親信,例如前副總理查尼紹夫(Oleksiy Chernyshov)。
這項政策讓前線士兵也感到被背叛。無人機攻擊排的中士費爾索夫(Yegor Firsov)在社群媒體X上對此事表示,「沒什麼比你還蹲在壕溝裡時,卻看到有人在搶劫你兄弟為之犧牲的國家,更讓人心灰意冷了。」
Це не питання НАБУ чи САП. Це питання дикухи — коли тобі прямо в обличчя кажуть: «ну нарешті можна грабувати, і нам за це нічого не буде».
А потім додають:
«А що ви нам зробите? Ті, хто можуть щось зробити — на фронті.
Тих, хто вийдуть на активні протести — теж скоро туди…— Єгор Фірсов (@Firsov_Donetsk) July 23, 2025
面對各界批評,澤倫斯基23日回應,他將向國會提交新法案,以維護兩機構的獨立性。他說,這項新法案將「強化執法體系」,並強調「更重要的是,所有保障反貪機構獨立性的條文都將納入法規中」。然而,抗議活動仍續到23日晚間,數百人走上基輔街頭表達不滿。他們手舉標語寫著,「我要這種不保護人民的體制幹嘛?」、「你們是完全瘋了嗎?」、「人民在為未來犧牲,政府卻親手毀了它」。
批評聲浪擴及烏克蘭國界之外
對基輔來說,關鍵在於這波批評聲浪不只來自烏克蘭內部,還包括一些最重要的西方盟友。全球反貪監督領導機構「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烏克蘭分部先前就曾呼籲澤倫斯基否決這項新法。該組織指出,這項法律摧毀了烏克蘭的獨立反貪機構,而這些機構正是自2014年「尊嚴革命(Revolution of Dignity)」以來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當年那場因親歐示威而引爆的革命,推翻了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這2個反貪機構正是在革命後成立,專門針對烏克蘭高層政治圈的貪腐問題而設。
「烏克蘭國家反貪局」負責調查貪腐指控,當蒐集到足夠證據後,會將案件移交給「專門反貪腐檢察院 」進行起訴。「國際透明組織」也表示,這項新法將破壞烏克蘭與國際夥伴之間的信任,因為已有眾多國際組織出面批評該法案。
歐盟東擴政策負責人柯斯(Marta Kos)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削弱烏克蘭國家反貪局的獨立性是「重大倒退」,強調兩機構的獨立性是烏克蘭邁向歐盟所不可或缺的條件。美國倡議團體「人權至上」(Human Rights First)也發表聲明批評,稱此舉嚴重削弱反貪機構的功能,損害國內外對烏克蘭改革的信心。
顯示全部
留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