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會協助】政院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為關心中南部豪雨災情,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日視察雲嘉南地區,了解災區淹水及排水整治情形。卓揆表示,行政院將設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統合內政部、經濟部、國防部等相關部會資源及業務,作為中央與地方直接對話的管道,全力協助救災,讓居民盡速恢復正常生活。同時,政府今年度已編列551億元系統性治水預算,再加上明年度啟動跨年度、規模達千億元的系統性治水計畫,期盼澈底解決過去遺留的治水問題。
卓揆前往臺南市視察白河區甘宅橋及後壁區菁寮排水菁長橋淹水與排水整治時指出,今年度政府編列551億元預算辦理系統性治水工程,希望在過去8年800億治水工程與前瞻基礎建設治水計畫的基礎上,繼續從源頭改善問題;同時,水利署正擬定一項跨年度、規模達千億元的大型系統性治水計畫,後續也將透過今年度或明年度相關治水預算,以達「最小淹水面積、最快退水時間、最高安全標準」目標。
卓揆提到,行政院將設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作為中央與地方直接對話的管道。同時,總統賴清德已指示國軍全力配合救災復原,後續將由前進指揮所統合內政部、經濟部、國防部、環境部等相關部會資源及業務,也請里長、議員及立委向該指揮所即時反映問題,共同協調地方需要,全力協助救災工作。
卓揆表示,針對一般戶淹水達50公分以上者,臺南市政府及中央均援例發放5千元及2萬元淹水救助金;針對有稅籍登記的合法商家,包括市場攤販等,其設備或攤檯遭受損害,也將再酌加1萬元救助金。
卓揆前往嘉義縣朴子市視察荷苞嶼佳禾橋排水整治及民宅淹水狀況時指出,政府已啟動系統性治水計畫,透過「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及「在地滯洪」3大策略,逐步強化地方防洪能力;隨後,轉往雲林縣水林鄉視察新街抽水站擴大治理工程時表示,目前最急迫、需優先處理的部分,就是在各大排出海口設置大型抽水站,以迅速疏通淹水;只要工法確實有助於新街抽水站運作正常,且工期可控,中央將盡速核定相關工程計畫及預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