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文化小旅行100點 蔣萬安:不需遠行轉換心情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0日電)北市文化局今天發布「台北文化小旅行100點」,文化局長蔡詩萍說,讓人放空重新出發。市長蔣萬安說,很喜歡小旅行概念,不需遠行,在家附近轉換心情,就是很好的體驗。
文化局今天舉辦「台北文化小旅行達成文化100點節目實境錄製與成果發表會」,近日同名官網已更新資訊,新增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向陽心苑、士林203號公園(福德洋圳支線親水區)、萬華茶室文化老街(西園路)、中央藝文公園(蒲添生三美神雕像)等30處。
文化局梳理這100點涵蓋歷史場域、自然生態、社區記憶、公共藝術等面向,是專屬台北的文化地圖,例如「社子島島頭濕地」為台北少見親水生態綠地,與關渡、八里相望,可遠眺觀音山、大屯火山群、關渡大橋等270度壯闊河景。
又例如「成功高中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就在市中心,收藏超過4萬件標本,展示面積、標本數量及種類在全球同類型博物館中名列前茅,值得深度探訪。
蔣萬安說,旅行是體驗、紓壓,不一定要出國去很遠的地方,到家的附近轉換個心情,就是全新體驗;不同時候去都會有不同感受,能抒發壓力、陪伴家人,就是很好的體驗。
他舉例,像大同區保安宮,是非常具有歷史的宮廟;文山區有指南宮,是深具在地特色的公廟。他首選中山區劍南蝶園,可以走進秘境空間去感受不同文化跟風情;若有蠻奢侈的2小時空檔,會想到兒時、唸書時走過的地方回憶、沉澱。
蔡詩萍說,現在台北等於是他的家,在落實老闆此一政見期間,重新認識自己的家有沒有小旅行的點,而這個小很有意思,可以重新的距離、保持一點親近,去體會生命的價值跟意義。
他回憶,首次舉辦文化小旅行記者會就在大安區古亭大樹下,老樹有200年了,本身就是文化,旁邊小廟還在,新大樓、舊平房交錯,讓人放空、重新再出發;還將出版專書,於2026年國際書展請蔣萬安站台發表,此書會有個有趣的副題「找一個懂你的角落」,聽聽鳥叫、看看人車流動放空放鬆自己,雖然問題還在,但心情會不一樣了。
蔡詩萍推薦,在指南路、木柵路交會口的福德宮,下面有個「渡船頭」牌子,表示原來前面底下的溪,應是景美溪,原來是可以坐渡船的,站在那裡就會知道先民曾在那邊一、兩百年了,歷史的感覺就出來了。(編輯: 方沛清)1140730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