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銅關稅範圍縮減 LME期銅下跌0.7%
MoneyDJ新聞 2025-07-31 06:16:25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7月30日多數下跌,期銅下跌0.7%至每噸9,730美元,期鋁上漲0.1%至每噸2,608美元,期鉛下跌1.2%至每噸1,992美元,期鋅下跌0.7%至每噸2,795.5美元,期錫下跌0.6%至每噸33,410美元,期鎳下跌1.6%至每噸15,085美元。
川普政府宣布將對銅管與電線徵收50%關稅,由於未將銅原料(如礦石、精礦和電解銅)納入關稅範圍,這項新政策將大幅低於川普最初所威脅的全面性徵稅方案。倫敦券商Panmure Liberum分析師湯姆·普萊斯(Tom Price)表示:「在川普對銅進口關稅政策的史詩級大轉彎之後,市場目前正忙於大幅下修精煉銅的價格。」
北美知名礦業企業家、愛芬豪礦業(Ivanhoe Mines)創辦人羅伯特·弗里德蘭(Robert Friedland)稱對於即將實施的銅進口關稅表示歡迎。美國總統川普已對鋼鐵與鋁材徵收關稅,並預計自8月1日起實施50%的銅關稅。
儘管批評者指出關稅具有通膨性質,會推升美國消費者的物價,但弗里德蘭表示,總統的政策旨在透過重建重要產業來強化國家安全。「美國的新政府正確地專注於確保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能穩定取得與其經濟規模相符的原材料,而不是依賴遙遠且可能不穩定的地區。」
去(2024)年,美國大約50%的銅依賴進口,主要來源國包括墨西哥、智利與加拿大──後者已對此強烈反對。加拿大產業部長喬莉(MelanieJoly)表示:「我們會堅決反對──沒有妥協。」川普稍早透過社群媒體宣布關稅時表示,這項政策將讓美國「再次建立一個主導的銅產業」。
受到即將加徵關稅的刺激,美國市場對銅的需求激增,價格也因此創下歷史新高。弗里德蘭警告,由於銅的稀缺性,這種上漲趨勢只會持續。不過,荷蘭國際集團(ING)商品策略師曼西(Ewa Manthey)指出,高銅價可能對經濟造成廣泛影響,例如建案延宕。「銅是從電子到製造與建築等各產業的基礎材料。一旦價格上升,生產成本也會上升,進而推高整體通膨。」
美國曾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如今已被智利、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秘魯超越。美國的銅精煉產能也持續下滑──1997年還有11座銅冶煉廠,如今僅剩3座,導致美國產銅需送往海外加工。與此同時,中國的銅精煉產能佔比已達全球的44%。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若未新增礦產供應,到了2035年,全球銅需求將比供應高出30%,尤其中國與印度的需求將持續飆升。
《MINING.COM》報導,中國的鋰市場在投資者為防範潛在供應中斷而推高價格後,波動性大幅加劇。上週五,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碳酸鋰合約漲停8%,這促使該交易所發布通知,以遏制投機交易,從而導致週一期貨價格觸及跌停。
經紀公司SCB Group的電池金屬主管羅賓·蒂瑟蘭(Robin Tisserand)表示:「伴隨市場雜音的投機交易導致價格急升。」市場對未來產量前景的焦慮升高,以及中國政府專注於整頓產能過剩行業,作為其打擊所謂“內卷化”運動的一部分。
鋰市場的劇烈波動有其歷史。繼2022年每噸接近60萬元人民幣(約8.4萬美元)的歷史高點後,由於供應過剩以及電動車電池需求增長放緩的跡象,現貨價格在今年初暴跌至約每噸6萬元人民幣。
傑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報告表示:「雖然目前供應量受影響不大,但市場擔憂礦權審查是否會被用來控制供應,特別是在反內卷的大環境下。市場預期審查力度加強,若嚴格執行,將可能導致鋰市場收緊」。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