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業衛生學會研究:34.9%消防員職場壓力過高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7日電)消防員是安全守門人,但台灣職業衛生學會最新研究顯示,高達34.9%職場壓力過高,19.1%曾因壓力與疲勞導致執勤瑕疵;減壓關鍵包含改善勤務時間、睡眠品質,並提供完整情緒支持系統。
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把打火真實人生搬上螢幕,不但執勤中面對生死關頭,脫下裝備也要解決人生疑難雜症,引發不少共鳴。台灣職業衛生學會今天發表「特殊職業類別身心健康與食安問題計畫」最新研究結果,盼再提升社會對消防員身心健康關注。
國立聯合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教授林澤聖自去年10月起進行「消防員輪班制度、職場壓力與認知表現之相關性研究」,於中部地區消防單位收案共557名、18到65歲消防員,透過JCQ職業壓力量表、PSQI睡眠品質量表及結構性問卷,綜合評估消防員的勤務型態與壓力來源。
林澤聖研究發現,多達34.9%的消防員正處於「職場壓力過高」狀態,且超過一半回報睡眠品質不佳。他說,消防員睡眠障礙問題相當普遍,盛行率高達13.7%至73%,更有19.1%的消防員曾因壓力與疲勞導致執勤瑕疵,如裝備遺漏、應變遲緩等,嚴重影響救災工作的安全與效率。
現年42歲張姓消防員已有20多年資歷,他分享時坦言,因為工作常要輪班,常在午夜才能盥洗入睡,且作息容易與準備執勤中的同仁相互影響,即使休假,生理時鐘仍難調適,後來他選擇投入制度改善、協助教案編修,找到影響力與成就感,以專業來自我調適,樂見現在越來越多年輕消防員學習心理諮商、尋求支持。
對於輪班消防員普遍面臨的睡眠與疲勞問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藍凡耘建議,可運用「輪班小睡」策略,利用勤務休息時間進行10到15分鐘短暫小睡,避免睡眠不足累積,但要注意應避免超過30分鐘,以免引發睡眠慣性,反而影響工作表現。
藍凡耘也指出,消防員心理壓力常被忽略,建議除了體能訓練,消防單位應納入舒緩性運動,如參考美國設計的「解壓寧心四招」,每日約8分鐘即可幫助緩解執勤壓力,同時呼籲消防體系應建立定期心理健康評估制度,推動同仁間情緒支持文化,讓情緒能被理解、被接住。(編輯:陳仁華)114080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