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擬透過泰國洗產地繞道來台!沈榮欽提2點重要觀察
Newtalk新聞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遭爆擬透過台灣代理商從泰國進口登台灣銷售,週刊報料在代理商太古汽車以及媒體人牽線之下,日前與立法院正副院長辦公室與立院總務處長餐敘,掀起爭議。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指出,除了比亞迪負債問題之外,還有兩點也需要特別指出,由此可以了解為何台灣市場對於比亞迪泰國工廠有其重要性。
台灣總代理太古汽車為了讓比亞迪泰國廠的汽車冠上「騰勢」品牌進口來台,夜宴立院院長等高層,引發關注。沈榮欽提到,《金融時報》曾在去年報導,在 16 家中國主要上市車企中,截至 2024年底,超過三分之一企業的流動負債已超過其流動資產,因而被迫轉向施壓供應商來維持自身的營運資金。其中,比亞迪在這方面的問題特別嚴重。截至2024年底,比亞迪的流動資產為 3710 億元,其流動負債卻高達 4960 億元,營運資金赤字為 1254 億元,較兩年前增加了36%。
沈榮欽表示,除了媒體已經提到比亞迪的債務的問題之外,還有兩點也需要特別指出,由此可以了解為何台灣市場對於比亞迪泰國工廠有其重要性。
沈榮欽指出,第一,比亞迪正面臨全球主要市場的關稅圍堵,美國總統拜登去年 9 月公布對中國製電動車課徵 100% 關稅,川普上任後更加碼宣布對中國電動車課徵 145% 關稅。加拿大在拜登宣布後,立即表示加入美國,對中國電動車課徵 100% 關稅。歐盟委員會去年底宣布,除了基礎關稅 10% 之外,還對中國電動車額外課徵五年反補貼稅,其中比亞迪集團 17.0%;吉利集團 18.8%;上汽集團 35.3%。另外還有土耳其,但不是針對中國電動車,而是所有中國進口車課徵 40% 關稅。此外,巴西也計畫提高對中國電動車關稅。
沈榮欽繼續點出,第二,比亞迪電動車若獲准進入台灣,是否能保護台灣車子的隱私,例如立院各車輛的動態等。事實上,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卸任前,特別由商務部制定智能汽車軟體和硬體進入美國市場的新規,否定中國智慧汽車進入美國的可能性,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資料的隱私。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