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臟支架非永久保命符!醫授防堵血管再狹窄 4 守則

Heho健康

更新於 10月15日07:00 • 發布於 10月15日09:00 • 周佩怡

心血管疾病長年盤踞國人十大死因之列,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引發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心導管手術置入金屬心臟支架雖能快速打通阻塞血管、挽救生命,但醫師提醒,手術只是起點,如何預防術後「支架再阻塞」才是長期挑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振宇表示,根據臨床觀察,金屬支架再阻塞多發生於置入後數月至數年內,原因包括血管內皮細胞過度增生導致支架內膜肥厚、動脈硬化持續惡化,以及抽菸、血糖控制不佳等不良生活習慣。雖然新一代藥物塗層支架(DES)已將再狹窄率降至約 5% 至 10%,但仍非零風險。

胸悶胸痛莫輕忽,可能是心肌再梗塞警訊

支架再阻塞的臨床表現常與心絞痛相似,患者若在術後出現胸悶、胸痛、運動耐受力下降、呼吸急促,甚至在夜間或休息時胸口不適,應立即就醫,否則延誤治療反而導致再次心肌梗塞。廖振宇指出,近年除了藥物支架,也發展出可吸收性支架與新一代藥物球囊,前者可在數年內被人體分解吸收,恢復血管自然彈性;後者則無需留置支架即可傳遞藥物,降低慢性發炎與再阻塞風險。

廖振宇強調,心臟支架是「救命橋樑」,但若忽視後續保養,血管可能再次堵塞,「預防勝於治療,支架只是治療的開始,日常保養才是長遠之道。」

心臟支架術後 4 守則

  • 規律服藥:依醫囑持續使用抗血小板與降膽固醇藥物,以防血栓形成。
  • 控制三高:維持血壓、血糖、血脂於標準範圍,避免血管持續受損。
  • 健康生活:戒菸、採地中海飲食、規律運動。
  • 定期追蹤:透過心臟超音波等檢查,及早發現異常。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振宇

延伸閱讀:

天冷當心血壓飆高,主動脈剝離找上門!專家說明病因、治療方式

中科院副院長歐陽力行心臟病逝!裝支架後如何避免血管再狹窄?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三立新聞網
03

年奪逾千條命!醫提醒胃癌早期無症狀,出現「5徵兆」:食慾不振、上腹悶痛...快做檢查

良醫健康網
04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6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