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年奪逾千條命!醫提醒胃癌早期無症狀,出現「5徵兆」:食慾不振、上腹悶痛...快做檢查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4小時前 • 林勻熙 整理

胃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消化不良,導致延誤診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日前,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莊人祥在臉書證實,於擔任疾管署署長期間即被診斷出胃癌,目前已完成治療,恢復狀況良好。此消息引起醫界與社會各界關注,也再次提醒大眾,應提升對胃癌的警覺與防治意識。醫師提醒,胃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消化不良,導致延誤診斷。若出現相關不適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

年奪逾千條命 胃癌7危險因子

根據衛福部統計,胃癌長期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2024年共奪走約2,200條性命,居第8位;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兩倍。胃癌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幽門螺旋桿菌、高鹽、醃漬或煙燻飲食、吸菸、飲酒、家族史與慢性胃炎等。其中,有研究指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約為未感染者的六倍

隨著飲食習慣改善與幽門桿菌防治推動,國內胃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已有下降趨勢,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指出,胃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消化不良,導致延誤診斷。若出現食慾不振、上腹悶痛、體重減輕、黑便或吞嚥困難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

45-74歲享「終身一次」免費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為加強胃癌防治,國健署自115年起,將胃癌納入公費癌症篩檢體系,成為第六項公費癌篩項目。45~74歲民眾可享「終身一次」免費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如:糞便抗原檢驗),若結果為陽性,可經醫師安排除菌治療,有助降低慢性胃炎與胃癌發生風險。

▲癌症公費篩檢項目。(圖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提供)

針對胃癌治療,謝文斌指出,早期胃癌若能及時發現,透過內視鏡切除或手術治療,治癒率非常高;但若為中晚期,雖可配合手術、化療、標靶及免疫治療等多重方式,但效果往往不如早期治療理想。因此,他呼籲民眾務必定期追蹤,並配合醫師進行胃鏡或影像檢查。

此外,預防重於治療。謝文斌提醒,應減少攝取醃漬、鹹食、煙燻及加工食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並養成不共餐具、使用公筷母匙的習慣,以降低幽門桿菌感染機率。同時戒菸、節制飲酒、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也都是守護胃部健康的重要步驟。

「胃癌防治不只是醫師的責任,更需要全民共同參與。」謝文斌強調,千金難買早知道,健康不能靠運氣。只要願意多關心自己的身體,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就能大大提升存活率,陪伴家人健康長久。

資料提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三立新聞網
03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5

小便灼熱又腰痛?別再拖!醫曝「腎盂腎炎」4警訊+5招預防:這種食物最好少吃

良醫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