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灼熱又腰痛?別再拖!醫曝「腎盂腎炎」4警訊+5招預防:這種食物最好少吃
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是泌尿道感染的「最終階段」,細菌從尿道進入膀胱、經輸尿管一路攻上腎臟,造成發炎。(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開始只是頻尿、灼熱,以為又是泌尿道感染,沒想到隔天腰痛、高燒,痛到整個人直不起來。」許多女性都曾有這樣的經驗,泌尿道感染似乎總在生理期前後、喝水太少或憋尿後找上門,但若症狀突然惡化,就得警覺可能不是單純膀胱炎,而是細菌已經攻上腎臟,演變成腎盂腎炎。
泌尿道感染三部曲:尿道炎 → 膀胱炎 → 腎盂腎炎
洪永祥診所透析醫療服務中心院長、三軍總醫院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洪永祥說明,泌尿道感染若未即時治療,會像打怪升級一樣,症狀逐步惡化:
- 尿道炎:尿液變深、排尿刺痛灼熱。
- 膀胱炎:頻尿、急尿、下腹悶痛。
- 腎盂腎炎:腰背輕敲疼痛、高燒畏寒、噁心嘔吐。
洪永祥強調:「細菌一旦上行至腎臟,就不是口服藥能處理的事,通常需要住院打抗生素。」
延伸閱讀:「憋尿」增泌尿道感染風險!為何醫師卻說「要適度憋尿」?一次看懂保養膀胱5觀念
腎盂腎炎是什麼?細菌一路從尿道攻上腎臟
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顧名思義,就是位於腎臟與輸尿管交接處的「腎盂」發炎。洪永祥說,腎盂腎炎是泌尿道感染的「最終階段」,細菌從尿道進入膀胱、經輸尿管一路攻上腎臟,造成發炎。
▲腎盂位置圖。(圖/翻攝自全民健康基金會。)
一般泌尿道感染的症狀包括頻尿、急尿、小便灼熱感,多數人服用抗生素約7天即可改善。除此之外,若出現忽冷忽熱、尿液混濁、輕敲腰部會痛,甚至高燒不退,就表示細菌已上行至腎臟。腎盂腎炎若拖延治療,可能出現濃尿、敗血症,甚至引發休克。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中?尿道短+生活習慣是關鍵
「幾乎每位女性一生中都會經歷至少兩次泌尿道感染。」洪永祥指出,這是因為女性的尿道僅約4公分,結構上較容易讓細菌從外陰部侵入膀胱。
常見的誘因包括:
- 生理期前後或分泌物增加
- 經常憋尿
- 夏天流汗多卻水喝太少
- 曾患婦科疾病
- 經常攝取高糖飲食、手搖飲
此外,許多人以為泌尿道感染只會在夏天發生,但其實冬天也常見。洪永祥說,感染往往與「悶、濕、熱」有關,冬季穿著厚重、不通風,加上天冷不容易覺得口渴,飲水量減少、尿液濃縮,細菌就更容易滋生。
洪永祥提醒,若感染反覆發作,就應找出根本原因,否則泌尿道感染可能反覆升級,最終攻上腎臟。
腎盂腎炎怎麼治?抗生素+多喝水是關鍵
急性腎盂腎炎以抗生素治療為主。急性期通常需住院靜脈注射抗生素,待病情穩定後改為口服,療程約1~2週。必須完整服藥,避免細菌產生抗藥性。
治療期間建議多喝水以增加尿量,幫助沖刷細菌、緩解排尿不適,並保持充分休息與良好衛生習慣。
延伸閱讀:女性必看》泌尿道反覆感染,不想再吃抗生素?也許你該試試「甘露醣」,研究顯示:甘露醣竟比抗生素有效
預防勝於治療!遠離腎盂腎炎養成5習慣
- 多喝水、不憋尿,讓細菌隨尿液排出。
- 保持會陰部乾爽清潔,避免穿太緊或不透氣衣物。
- 如廁後由前往後擦拭,防止肛門細菌污染尿道。
- 減少含糖飲與甜食,降低細菌滋生環境。
- 若反覆感染要追蹤檢查,排除潛在病因。
泌尿道感染是女性常見小毛病,但若輕忽拖延,恐演變為腎盂腎炎,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
延伸閱讀:「泌尿道問題」讓你漏尿、尿尿痛!憋尿會泌尿道感染嗎?吃蔓越莓有用嗎?醫師破解迷思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林勻熙
諮詢專家:洪永祥
現職
洪永祥診所院長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
學位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總住院醫師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