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1萬現金!台中傳稅課收入超徵「每人發5萬」財政局回應了
近來各縣市討論要不要「普發現金」的聲浪此起彼落,台南市議會率先通過提案後,也掀起各地跟進的話題。台中市議會的綠營議員更在7月底火力全開,直球要求市府「普發市民每人五萬元」。理由很簡單:台中市近年稅課收入超徵,數字堆疊下來竟高達415億元,聽起來似乎錢多到可以辦一場「全民分紅」。不過,這個夢幻般的想法很快就被市府財政局潑了冷水,直言這恐是對財政的誤解!
圖片來源:pexels
民進黨市議會黨團的提案,其實算得有模有樣。他們列出三筆「潛在財源」:首先是2019年到2024年的歲入收入超徵415億元;再來是賣地的進帳,金額已突破1023億元;最後則是財劃法修法後,未來每年還能多分到大約262億元。
綠營議員把這些錢加總再除以台中市286萬人口,得出每人約能分到59,444元的數字,乾脆喊出「市民至少可以領5萬元」的口號。這番計算聽起來相當誘人,甚至有人翻出市長盧秀燕過去力促中央普發一萬元的言論,指責盧市長如今卻對地方普發議題三緘其口,顯得標準不一。
圖片來源:pexels
不過,台中市財政局馬上出面反駁,強調「歲入不等於歲出」,單看稅收數字並不能代表市府真有盈餘。根據財政局的帳面數字,2019年到2024年台中市六年的歲入歲出合計其實仍短絀9億多元,累計下來更有高達211億元的歷史赤字。換句話說,即便這幾年稅收表現不錯,市府還是得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小心運用財源。
財政局進一步說明,盧秀燕上任後推動不少建設與福利政策,包括:捷運綠線、老人健保補助恢復等,都需要大筆經費支撐。雖然支出增加,但舉債卻從2019年的165億元逐步降到2025年預估的94億元,顯示市府其實努力在「開源與節流」之間取得平衡。財政局強調,把稅課收入直接視為可以普發的錢袋,是誤解台中市財政狀況的算式。
而對於外界高漲的普發聲浪,盧秀燕本人在市政會議上依舊保持低調,面對媒體詢問時僅是微笑快步離開,不願正面回應。於是,這場「5萬元大夢」暫時還停留在議會提案與市府澄清的交鋒之中,留給市民的,或許是一場關於「錢要怎麼花」的無限想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