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宣言》未提烏克蘭 習近平幫普丁留面子?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二(9月2日)展開雙邊會談,是否能促使普丁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並進一步推動俄烏停火,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此前,普丁在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峰會期間,為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行為辯解,稱烏克蘭戰爭是因為基輔受到西方支持發動的「政變」,以及北約持續東擴所造成。普丁提到他上個月於阿拉斯加和美國總統川普的談話,聲稱已經達成了「可為和平鋪路的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政府週一公布的《天津宣言》中,長達20多頁的文件裡提到了以哈衝突,譴責造成加薩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的行為,以及以色列和美國於6月對上合組織成員國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卻沒有提及已經持續長達3年的俄烏戰爭。
對此,烏克蘭外交部透過聲明回應《天津宣言》:「令人訝異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竟然沒有被納入這樣一份重要的文件當中。」
烏方還指出,刻意忽略俄烏衝突是莫斯科試圖藉此「營造世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意見分歧的假象」,想藉此展現出只有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
烏克蘭外交部補充:「鑑於中國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角色,我們歡迎北京在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前提下,積極參與促進對烏克蘭的和平努力。」
習近平為印俄合作牽線
儘管上合組織峰會期間並未達成任何重大決定,但在美國總統川普試圖切斷俄羅斯與中國的聯繫、要求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之際,習近平、普丁和印度總理莫迪在天津相互擁抱、有說有笑的畫面,也向美方釋出了強而有力的訊息。
川普政府為了推動烏克蘭和平協議,不斷擴大對印度施壓,要求該國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還因此對印度加徵50%的高額關稅。但莫迪並未因此遠離俄羅斯,反而在週一與普丁會談時,強調了雙邊合作關係。莫迪稱,雙方探討了在「貿易、化肥、太空、安全與文化等所有領域」深化合作的可能。
預計將於12月訪問印度的普丁也稱呼莫迪為「親愛的朋友」,並表示:「俄羅斯和印度數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友好且互信的特殊關係。這正是我們未來持續發展雙邊關係的基礎。」
中俄印關係:友善也有底線
《華爾街日報》引述澳洲洛伊研究所執行長富利洛夫(Michael Fullilove)分析報導,天津會談的友好氣氛將為西方各國敲響警鐘。他指出,川普對普丁的溫和態度實際上並沒有讓俄羅斯疏遠中國;美國持續對莫迪施壓也反倒讓印度跟俄羅斯越走越近,並讓中印關係升溫。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分析員宋高祖向DW表示,各成員國在《天津宣言》中,針對譴責今年4月的帕哈甘姆(Pahalgam)恐攻事件達成共識,讓印度備感尊重;對以色列和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一致反對立場,也可以被解讀為印度在被川普政府徵收50%的高額對等關稅後,對美的態度出現轉變。
日本印度太平洋問題研究所(RIIPA) 兼任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也告訴DW,這可能對中國有利,因為這樣的態度顯示出印度不再那麼親近美國,如果能夠把這一點放大、加以宣傳,並向美國展示「印度不再是你們俱樂部的一員,現在開始轉向我們這一邊」,那麼這對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是有價值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印度在上合峰會期間對中國及俄羅斯展現了積極合作的態度,但並沒有和其他成員國一起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莫迪也不會出席北京本週三的大規模閱兵儀式,凸顯出中印關係仍存在根本性未決的問題。
胡莎娜也指出,中印之間仍然缺乏互信,中印俄三方此次的態度相較於實質性的結盟,反而更像是一場平衡行動(balancing act)。
DW記者李宥臻對本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