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密:比利時啤酒泡沫為何能久不散
喝啤酒時,最迷人的畫面之一就是那層雪白、綿密的泡沫。但為什麼有些啤酒的泡沫一喝就塌,有些卻能穩穩地撐住?ETH蘇黎世的科學家們花了七年時間,終於找到答案:比利時的三次發酵啤酒泡沫最耐久,而拉格啤酒的泡沫則最容易消散。
研究發現,啤酒泡沫的祕密不只是蛋白質。以往大家認為,泡沫的穩定靠的是麥芽蛋白讓氣泡表面變得黏稠,就像一層「保護膜」。但對於多次發酵的啤酒,更重要的竟然是「Marangoni效應」——當氣泡表面張力不一時,會產生微小的流動,像是隱形的小水流,不斷幫泡沫修補和加固,讓它更持久。
多次發酵的啤酒泡沫更持久
其中,名叫LTP1的蛋白質是泡沫的「幕後英雄」。在拉格啤酒中,它保持原貌,像小球一樣擠在氣泡表面;第二次發酵後,它被酵母稍微「改造」,變成網狀結構;第三次發酵時,它徹底改頭換面,出現一頭親水、一頭疏水的片段,就像清潔劑裡的界面活性劑,能大幅強化泡沫。這就是為什麼三次發酵的比利時啤酒泡沫特別持久。
研究團隊還提醒,泡沫並不是「越黏越好」。如果隨意增加蛋白質或添加劑,反而可能破壞Marangoni效應,讓泡沫更快消失。啤酒之所以能自然達到最佳平衡,是因為多重機制的巧妙配合。
這項研究不只對啤酒愛好者有意義,也能幫助釀酒廠改良泡沫品質。更有趣的是,這些成果還能應用到汽車潤滑油消泡、環保材料設計,甚至改善牛奶泡沫的穩定性。換句話說,一杯啤酒上的小小泡沫,其實蘊藏著跨足食品、能源到環境工程的科學啟示。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BY 4.0)
圖片來源:Physics of Fluids(CC BY 4.0)
參考論文:
1、The Hidden Subtlety of Beer Foam Stability: A Blueprint for Advanced Foam FormulationsPhysics of Fluids
延伸閱讀:
1、人工智慧打造絕佳啤酒口感:比利時釀酒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