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雯曾看奶奶蛇纏腰!醫:中風風險恐更高
[NOWnews今日新聞] 突然全身劇痛、好像找不到原因,小心可能是帶狀疱疹。台灣人終身平均每3人就有1人可能深陷皮蛇纏身的風險。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台灣心臟感染症醫學會聯合發布《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對於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等5種疾病的預防,避免心血管疾病風險。
年度帶狀疱疹衛教大使賈靜雯今日出席「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記者會,提到自己小時候曾看到奶奶的肚子出現一大塊,以前的人會說是「蛇纏腰」,一旦纏到全部就會過世,也讓她對這樣的事情非常印象深刻。
賈靜雯提到,近期則是碰到媽媽出現全身都在痛的情形,但找不到原因,後來詢問認識的醫師,推測可能是帶狀疱疹,且不只是外觀問題,而是「痛起來要你命」的感覺,甚至會引發心血管問題、中風的部分。
賈靜雯說,自己也曾長過水痘,也才知道病毒其實是躲在神經節。她表示,大家一定要保重身體、均衡飲食、保持好心情、運動習慣,若身體有些異常反應,建議要找對醫師、對症下藥。
賈靜雯也分享秘訣,在工作允許的狀態下,每天都會在工作前保持1小時的運動,且會大量流汗。
罹患帶狀疱疹後1年內「中風風險更高」 醫:出現在眼周小心失明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恒提到,心血管病患若得到帶狀疱疹,不只容易導致患者病程惡化,兩者更具有雙向關聯性;如根據本土研究,罹患帶狀疱疹後一年內,發生中風的風險比沒有得過帶狀疱疹者高出31%。
李貽恒說,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壁本就相對常人脆弱,若血管再次受到損傷,將提升心衰竭、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聯合發布,《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包括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帶狀疱疹的預防。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監事黃景泰說明,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初次感染時症狀為水痘,即使康復也可能不會消失,反而終其一生都潛藏在神經節中,在免疫力低下時發作。
黃景泰提及,民眾對於帶狀疱疹最大的印象就是痛,但事實上,急性期的疼痛可能只是個開端,令人擔憂的是還可能產生嚴重且長期的併發症,如:患者可會發生可長達數月至數年的疹後神經痛。
黃景泰也說,生活、睡眠品質與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嚴重衝擊。若發生部位在眼周、耳朵,少數患者會出現失明、失聰的嚴重併發症,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