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況惡化!居民遭頻繁攻擊急撤離 醫見大量傷患嘆:只想回家
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地區戰況持續惡化,當地居民在頻繁的砲火與無人機襲擊下被迫撤離。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願以「凍結戰爭」為條件,換取對頓內茨克的全面掌控,凸顯該地區在俄烏戰爭中的戰略地位。
根據《BBC》的報導,頓內茨克地區的城鎮多布羅皮利亞在前線,距離俄軍陣地僅8公里,近日慈善機構「Universal Aid Ukraine」也對其進行人道救援行動,志工駕駛裝甲車進入鎮內,將病患、老人與孩童送往後方安全地區。當地居民描述,城鎮斷水已逾一週,建築大多受損,部分化為廢墟,街道幾近荒蕪。
居民卡利尼琴科指著自家花園的彈坑說:「我的窗戶全碎了,沙赫德無人機的碎片割傷了我的腿。」而這樣的襲擊在鎮內每日上演,迫使多數居民選擇離開家園。
報導中指出,一週前俄軍有部分小部隊突破多布羅皮利亞周邊防線,引發外界對烏克蘭「堡壘帶」崩潰的擔憂。雖然基輔當局迅速增兵並聲稱局勢已穩定,但俄軍在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地區的緩慢推進,讓前線壓力日益增加。
頓內茨克一旦失守,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及戰略重鎮扎波羅熱將面臨更大威脅。總統澤倫斯基雖對「年底失去頓巴斯」的說法嗤之以鼻,甚至預測俄軍需四年才能完全佔領,但若缺乏西方新一輪軍援,烏軍恐難以收復失地。
鄰近的野戰醫院醫護人員也日夜處理大量戰傷,42歲的軍醫迪馬中尉表示,無人機攻擊導致的傷勢是戰爭爆發以來最嚴重的,「我知道我能做得更多,但我們沒有時間。」
醫院每天接收數十名傷患,從槍傷到大面積彈片傷,甚至四肢被炸毀。迪馬感嘆,「我們只想回家,過平靜生活,不再經歷這場血腥與死亡。」
對於是否應以割讓頓巴斯換取和平,撤離民眾意見分歧。部分居民認為應坐上談判桌,避免更多傷亡;但年輕志工瓦里亞強調,「我們不能相信普丁,如果交出頓巴斯,俄羅斯只會更有空間再次襲擊。」
目前俄軍已掌控約70%的頓內茨克與幾乎全部盧甘斯克,並在波克羅夫斯克等地激戰。該城已部分被包圍,被視為烏軍東部防禦的關鍵。
烏克蘭正持續修築戰壕、防坦克工事與鐵絲網,以延緩俄軍推進。但俄方據信仍有逾10萬兵力待命,隨時可能再次突破。戰爭進入第三年,頓內茨克的命運不僅影響烏克蘭前線,更牽動整場戰爭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