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吃人的人也是人2/爺爺叔公都遭中共鬥爭死不見屍 父母曾警告他別當藝術家

鏡週刊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巴丟草的諷刺漫畫作品以辛辣、具視覺衝擊力而廣為人知。但他說,紅色並不歸共產黨所屬,應該對紅色再定義、重新奪回並擁抱顏色的解釋權。

巴丟草家族祖上不乏烈士與鮮血。他爺爺、叔公活躍於1930至1950年代影劇界,叔公被譽為「演劇皇帝」與「電影皇帝」,爺爺則為知名編劇。1957年反右運動中,大批知識分子遭打壓成「右派」「階級敵人」。導演艾曉明近年的紀錄片《夾邊溝祭事》就紀錄近3千名「右派」被下放甘肅勞改,多人餓死,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

巴丟草的爺爺亦無從倖免,被遠謫到大西北的寧夏勞改農場,臨了前連故鄉泥土都沒能沾上。但爺爺究竟是餓死、病死還是勞動過度?後代皆無可查證。「我爺爺只有一紙死亡通知書,沒有遺物、沒有遺骨。就連人存在過的證據,也都沒留下。」巴丟草又補充,「在那個年代,有死亡通知書,已經不錯了…」

巴丟草的叔公則死得更慘烈。公開史料記載,數場批鬥後,他縱身躍入黃浦江。我們找到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於1958年刊登的評論,稱巴丟草的叔公是電影界的極端右派分子,「影響著許多年輕的編導,往人家的作品裡灌注著他的毒汁。」

半世紀後,2007年,香港《開放雜誌》出現一篇替他叔公平反的文章,「1959年4月間,在一個春雨綿綿的黃昏,上海市南匯縣的灘道上,被潮水沖上一具腐爛不堪的屍體,面目已經完全不能辨認。」「經公安局驗屍,法醫確認為失蹤達17個月之久的極右分子。」

「我爺爺和他兄弟的作品當時被歸類為『毒草』,他們的作品對人民是不利的、有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成年後的巴丟草找到那些被稱為「毒草」的老電影,「很荒誕的是,我爺爺和他兄弟都獲得了平反,然後,中共現在把他們的遺物、遺作放在電影博物館裡。」

作為「作品被放在電影博物館裡的大師」的後代,巴丟草的父母並不以此為榮。「我父母並不是以驕傲的態度,去告訴我家族的故事,他們更想藉此警告我:不要去做跟和爺爺一樣的選擇、不要成為藝術家,人生的一切,都不要扯上文化、藝術、政治與權力。」

下載盜版電影才知六四

父母的憂心像不祥預言,巴丟草如今成為全球聞名的藝術家,作品一次也沒在中國展出,倒頻繁被展覽在歐洲的博物館。反共並非初衷,先不論家族慘案,他政治啟蒙來得不算太早。

巴丟草出生於1986年的上海,與大部分城市裡的孩子並無二致,「你被關在一個無聲的班級,永遠沒有休息,未來都傾注於高考(大學聯考),唯有考入大學,你才可以打遊戲,可以不去聽課,可以交女朋友,可以放飛自我。」

2007年,放飛自我的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巴丟草和同學在網路下載電影,他有點不好意思,「我們非法下載台灣言情片,那檔案太大,但我們沒多想。」「看到一半就感覺不太對了,忽然被剪接到一個大屠殺的影片,後來我們意識到,這是關於學生運動的紀錄片,再後來才知道,這是美國人拍的紀錄片《天安門》。」

近年他在全球布展、受訪,這段經歷往往被西方媒體提及,「我認識六四事件的過程,常被記者塑造成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特殊時刻,好像看了《天安門》,我就變成了另一個人。」但他強調,自我認同發展的實際歷程,遠比2007年那個充滿戲劇張力的下午來得無趣、緩慢。

「我大學畢業就離開中國。離開是很必要的。」2009年,上海男生巴丟草拿了學生簽證進入澳洲,他說當時也沒多喜歡澳洲,「我目標明確,就是不要留在中國。台灣?(中國籍)很難拿身分證。歐洲?(對中國移民政策)比較複雜。加拿大、澳洲和當時的美國,是比較好的選擇。」

「既然我已經來到新的國家,就不想把自己當作一個疏離的客人。」23歲的巴丟草剛到澳洲,期許自己:「我不要有那種『寄人籬下』『別人要來幫助我』的狀態。我要在這個社會重新發現我自己,去成為這社會的中堅力量。」落實在生活中,不外乎學好英文、打工、找工作;生活穩定之後,才有餘裕關心中國。他花6年拿到澳洲公民身分,2011年起,巴丟草諷刺漫畫創作始於網路,為了在中國的家人,他一直匿名,這種打游擊般的匿名藝術行動與辛辣幽默的視覺衝擊力,逐漸引發全球媒體與讀者關注,有人稱他為「中國的Banksy(班克西)」。

2018年,他以《香港自由新聞》(HKFP)撰稿人身分,在香港舉辦大型國際畫展,公開宣傳後,傘運領袖黃之鋒、俄羅斯女子龐克團體「暴動小貓」(Pussy Riot)都說要來助陣,展前中共卻查出他的身分,施壓他的家人要求取消畫展,港方協辦人也遭威脅,稱若堅持開幕,上海國安將現身會場。當時尚未有反送中運動與《國安法》,中國警方公然干預港人畫展,引發震驚。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一鏡到底/吃人的人也是人 專訪中國流亡藝術家 巴丟草
吃人的人也是人3/中國跨境鎮壓派人追到澳洲 他被騷擾躲進超市…「最後對方買了牛奶和香蕉」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又有颱風生成?2熱帶擾動醞釀中 專家揭未來路徑

新頭殼
02

獨家/超商買奶茶竟誤喝清潔水!客喉嚨灼傷住院2天

EBC 東森新聞
03

台中市長獎合影送光碟留念 家長傻眼:現在誰家還有光碟機?

自由電子報
04

她2個月「冷氣開24小時都沒關」!電費帳單「竟2千有找」秘訣曝

民視新聞網
05

明高溫炎熱注意防曬 未來兩週熱帶擾動活躍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多久洗一次衣服才不算髒?最實用「洗衣指南」:牛仔褲、內衣褲、睡衣的洗滌頻率、正確方式一次看

GQ

5縣市高溫警示 專家提醒台附近有2熱帶擾動應繼續觀察

鏡週刊

週末好天氣!各地高溫炎熱 午後局部雷陣雨

新頭殼

台妹澀谷斑馬線「坐地擺拍」喊好玩 網友怒轟:丟臉丟到國外

鏡週刊

最高溫37度!5縣市亮高溫警示 明起變天南部防豪雨

台視

明知故犯花錢養我!賴品妤譏諷邱鎮軍持雲豹能源股票 總座急發內部信

鏡週刊

天氣晴朗穩定 桃竹地區防36度以上高溫

中央廣播電臺

19歲男「拍日落爬上高壓電塔」觸電亡 李怡貞嘆:影音影響超過預期

CTWANT

2025屏東青春祭登場 青少年共譜《青春。夢》百組社團展現創意與活力

台灣好新聞

高雄行穿線照明不足成隱形殺手?釀736起事故 市府:現有照明符合規定 

太報

各地炎熱今明高溫上看37度 明起南方雲系北移降雨再增

自由電子報

扛起電動醫療床 輔具任務不負使命

大愛新聞

高溫炎熱、紫外線達危險等級 午後嘉義以南局部大雨

聯合新聞網

2熱帶擾動醞釀中恐成颱 週末酷熱週一變天水氣增多

CTWANT

家當泡水垃圾發臭 請託慈濟人助清運

大愛新聞

提供更優質完善殯葬設施及服務 員山福園五期停柩室及法事間8/18啟用

台灣好新聞

08/16 各報重點新聞一覽

自由電子報

基隆鎖管季8/24盛大登場 邀全台一起夜釣、嚐美味、玩海洋

台灣好新聞

高雄AI智慧城 從防災到城市治理全方位永續發展

台灣好新聞

澎湖再添新紀錄種 小喜鹽草成台灣第4種鹽草

CTWANT

颱風狂襲球場全毀 台東老榕「空中樹」再度挺住風雨

CTWANT

減稅利多!明年基本生活費調高3000元 逾200萬戶將受惠

CTWANT

寵物情緣/鶴The Crane樂當「繼父」 自以為天選之人:一切都是謊言

CTWANT

1張照片勾起「觸電」童年陰影 網友:通體甦醒、睡意全消

鏡週刊

週末好天氣!今全台各地晴朗高溫 午後有零星雷陣雨

民視新聞網

一通電話賠上退休積蓄!67歲男動憐憫之心 換得妻子離家出走

CTWANT

長照升級 屏榮龍泉分院「松鶴園」開幕

自由電子報

吃人的人也是人1/紅衣版Labubu詭笑持棍現身集中營 他諷中共侵犯人權

鏡週刊

吃人的人也是人3/中國跨境鎮壓派人追到澳洲 他被騷擾躲進超市…「最後對方買了牛奶和香蕉」

鏡週刊

吃人的人也是人4/中國大使館多次威脅不准他開畫展 他卻願意「和習近平的人性和解」

鏡週刊

海外刷卡點國旗錯了嗎?當心信用卡DCC大失血

卡優新聞網

家樂福黑糖季台日對決 全家手搖飲變身烘焙品

卡優新聞網

網購中元專區送好康 熱銷泡麵這一味霸榜

卡優新聞網

台灣好湯19大溫泉聯盟 親子觀星七夕浪漫夜

卡優新聞網

柿子影言》無名弒2反差萌 內容極簡爽度不減

卡優新聞網

仁愛鄉新武界橋災修復建工程完工通車

勁報

中秋買好禮公益不缺席 彰化7家弱勢團體推中秋禮盒

台灣好新聞

極短命熔岩行星軌道週期僅 5 小時,預估 3,100 萬年內走向滅亡

科技新報

陳光復出席「保護沉船日」開幕式 感謝各界守護澎湖珍貴水下文化資產

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