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精子是男性健康縮影 丹麥研究:總活動精子數高較長壽

NOW健康

更新於 08月23日06:01 • 發布於 08月23日06:00 • 吳思奕 報導

【NOW健康 吳思奕/台北報導】近期,丹麥1項涵蓋逾7萬8千名男性、追蹤長達5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精液品質與壽命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性。其中,總活動精子數最高的1組男性,平均壽命比最低的1組多了約2.7年,顯示精液品質佳,壽命越長。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國際醫療總監林時羽醫師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男性不孕不單單只是生殖問題,而是反映男性整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精子品質,往往是男性健康狀態的縮影。

男性不孕要注意! 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較高

林時羽指出,多數人認為不孕只是影響生育,但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大的健康風險。研究顯示,不孕男性的死亡率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明顯提高。特別是在癌症方面,睾丸癌的風險顯著偏高,此外,研究也同時觀察到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亦有相關跡象,顯示生殖障礙可能與腫瘤共享遺傳或荷爾蒙等基礎因素。

除了癌症以外,不孕男性也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冠心病與中風。根據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健康問題可能來自共同的生物學機制,例如:氧化壓力、慢性發炎、內分泌失衡,甚至環境毒物暴露等。林時羽強調,當男性出現不孕時,往往不只是生殖系統出了狀況,而是全身健康已經拉響警報。因此,男性不孕應該被視為1種「健康哨兵」,是身體提早發出的警訊。除了需進行精液分析外,也建議同步檢查體重、血壓、血糖、血脂及生活習慣的評估,並依照年齡與家族史安排適當的癌症篩檢,才能真正守護男性的長期健康。

精子健康5大指標 若沒有達標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

那麼,精子數量與活動力到底要達到什麼標準才算正常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定的指標,標準如下:

▸射精總量:大於1.4毫升。
▸精子濃度:每毫升至少1,600萬隻以上。
▸精液總數量:1次射精總數超過3,900萬隻以上。
▸精子活動力:總活動量大於42%,向前活動比例大於30%。
▸精子形態:正常形態精子至少4%。

▲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定的精子健康標準,用來評估男性的生育能力。(圖/林時羽醫師提供)

林時羽提醒,若低於這些基準值,並不代表一定無法生育,但仍建議接受醫師進1步的評估,並檢視背後可能潛藏的健康風險。

此外,男性不孕往往受多重因素影響,並非單一原因所致,以下幾類為造成男性不孕的常見成因:

▸精子因素: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無精症。
▸荷爾蒙問題:睾固酮不足、腦下垂體內分泌異常。
▸生殖系統結構異常:隱睪、精索靜脈曲張、輸精管阻塞。
▸生活與環境因素:抽菸、酗酒、肥胖、壓力、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農藥)。

4個關鍵生活方式 提升男性生育力與健康

林時羽也補充,透過調整以下4項生活方式,不僅能幫助改善精子品質,也能提升男性的生活與健康狀況。

▸飲食習慣:採取「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深海魚、堅果、全穀物、蔬菜水果,少油炸與加工食品。

▸生活習慣:戒菸、減少酒精、避免熬夜,保持規律運動。

▸減塑避毒:減少使用塑膠容器,避免環境荷爾蒙干擾。

▸減少壓力:長期壓力也會造成荷爾蒙失衡,影響睾固酮與精子生成。

總結來說,社會對於男性不孕的關注,應從「能不能生」提升到「是否健康」。檢查精子,其實就是檢查健康,若有男性在備孕過程中發現異常,千萬不要逃避,勇於面對,才能及早發現,守護家庭幸福與個人健康。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夏天眼睛乾澀、畏光、眼屎多 當心乾眼症而非單純感染
▸台大團隊研發AADC缺乏症基因療法 近億罕病藥納健保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