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像感冒易輕忽!國內爆發百日咳群聚 國際間疫情升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國內爆發百日咳群聚感染,指標個案為1個月大的男嬰,8月中旬出現咳嗽症狀,因食慾下降、尿量減少、呼吸急促,而緊急就醫,住進加護病房,下旬確診百日咳。疫調發現,男嬰的媽媽、姊姊均有咳嗽症狀,9月初檢驗結果陽性,同樣確診,屬家庭群聚事件。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疾病,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圖/疾管署提供)
百日咳確定病例累計44例 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
今年截至9月8日為止,累計44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8起家庭群聚、1起家庭群聚延伸校園群聚),為近10年(2016年以來)同期最高。44例均為本土病例,年齡以11至18歲最多,共16例,其次為6個月(含)以下嬰兒11例。
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屬於家庭群聚感染,指標個案為1個月大男嬰,尚未達到百日咳疫苗年齡,8月中旬出現咳嗽症狀,因陸續出現食慾下降、尿量減少、呼吸急促等症狀,至醫院就醫時,醫師立即安排加護病房。8月下旬確診為百日咳,男嬰的媽媽、姊姊也有咳嗽症狀,9月初檢驗為陽性反應,證實為家庭群聚。
▲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圖/疾管署提供)
國際間百日咳疫情呈現上升趨勢 又以日本最為嚴峻
疫調顯示,男嬰匡列密切接觸者共14名,5名為同住家人,其中案母及案姊曾有咳嗽症狀,於9月初檢驗陽性確診,5名同住家人接觸者均已採檢及進行預防性投藥,本群聚匡列之接觸者將由衛生單位持續監測至9月21日止。
疾管署表示,國際間百日咳疫情呈現上升趨勢,日本最為嚴峻,今年截至8月24日,累計報告近7萬例,為去(2024)年全年病例數16倍,為2018年以來最高,多數病例為青少年,另有嬰幼兒死亡案例。至於疫情分佈地點,以東京都、埼玉縣為多,東京、大阪及沖繩等多地已驗出抗藥性菌株。
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 容易被忽略而延遲就醫
疾管署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容易被忽略,而延遲就醫,進而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如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
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疾管署提醒,家中如有嬰幼兒,務必按時陪同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
另建議女性每次懷孕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最好於懷孕第28至36週接種,母親抗體可以傳遞給嬰兒,讓接種效益達到最大化,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另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1劑Tdap疫苗。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火燒心與吞嚥困難 醫師解析預防與治療方法
▸入秋溫差大血管易收縮 三高患者加強血壓監控防腦中風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