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揭中企以冷卻裝置躲制裁 將Garpiya無人機發動機銷至俄羅斯
根據3名歐洲安全官員及路透社查閱的文件,中國製造的發動機透過空殼公司秘密運往俄羅斯一家國有無人機製造商,並被貼上「工業製冷設備」標籤,以在西方制裁之下規避查驗。
中企規避歐美制裁 俄企增產無人機
路透社23日報導,這些引擎讓俄羅斯武器製造商IEMZ庫波爾(IEMZ Kupol)得以在美國和歐盟去年10月祭出供應鏈制裁下,仍能擴大生產Garpiya-A1攻擊無人機。庫波爾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了一項契約,今年將生產6,000多架Garpiya無人機,高於2024年的2,000架。截至4月,已有1,500多架無人機交付。
透過發票、庫波爾內部信件與運輸文件顯示,在歐美制裁實施後,一家名為北京西超國際科技貿易(Beijing Xichao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Trade)的新創中國公司向庫波爾供應L550E發動機。L550E是一款小型輕量級活塞發動機,主要應用於無人機、輕型飛行器與遙控飛機等。
透過空殼公司轉運 「冷卻裝置」掩人耳目
另一份庫波爾內部文件顯示,西超將這些發動機運送給一家名為SMP-138的俄羅斯空殼公司,再由SMP-138將這些發動機轉送給另一家俄企LIBSS。一份LIBSS向庫波爾供應發動機的契約規定,由於事涉敏感,故裝運文件將發動機描述為冷卻裝置;運輸路線是從北京到莫斯科,再到庫波爾的伊熱夫斯克(Izhevsk)工廠。
3名安全官員稱,將這些設備描述為冷卻裝置,可以在不引起北京注意的情況下出口到俄羅斯。路透社查閱的運輸文件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四川航空與中國南方航空一直將無人機零件運送給受制裁的俄企。
中國外交部向路透社發出聲明,不清楚Garpiya零件出口一事,表示中國一直依照本國法律及國際義務,對軍民兩用商品的對外銷售進行管制:「中方一貫反對缺乏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
Garpiya仰賴中國技術
一名熟悉北京立場的人士表示,中國生產了全球約75%的無人機,其中大多數並非用於軍事用途,如果俄羅斯將其作為軍事用途,那烏克蘭也同樣如此。
三名歐洲消息人士表示,Garpiya(Гарпия,俄文意為鷹身女妖)是以伊朗製造的見證者無人機(Shahed)為基礎,但依賴中國技術。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指出,該無人機使用的中國製零組件包括發動機、控制系統和導航設備。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