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明砂鍋魚頭攻進台北101!一鍋台味傳承70年:為何酸菜魚大退燒,它卻愈陳愈香?
「來自南部的庄腳(鄉下)小孩,今天居然也能在台北101開店。」難得現身螢光幕前的林聰明沙鍋魚頭本尊——林聰明董事長在7月1日記者會上驕傲說道。
當重慶酸菜魚在短短不到六年間急速退燒,掀起倒店潮,來自嘉義的沙鍋魚頭卻在走過70個年頭後越陳越香,甚至即將進軍國際地標。
嘉義名店林聰明沙鍋魚頭台北101店將於7月2日正式開幕,這家創立於1953年、飄香半世紀的路邊攤,自2004年林聰明女兒、林聰明沙鍋魚頭現任執行長林佳慧經手後,20年來已躍升營收近新台幣5億元的國際小吃品牌。
不只登上Netflix、飛機上吃得到,就連北美、澳洲以及日本的超市貨架上,你都可以看到林聰明的身影。
在各家業者都將多品牌奉為圭臬、快速汰換過氣品牌的餐飲市場中,林聰明如何用單一老字號打天下?
不追連鎖擴張潮,林聰明選擇「少店、高話題」經營術
不輕易展店是林聰明的首要天條。林聰明目前除了在嘉義的總店、分店及二代店共3間門市,其餘只有2022年進駐台南林口三井 OUTLET PARK的台南店、2023年插旗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的機場店(今年5月合約到期、結束營業),以及今年3月前進南港LaLaport開出的台北首店。
即將進駐的台北101美食街,是這家70年老字號第四度向外展店。
比起許多品牌都會趁著聲量如日中天時迅速展店,林聰明在2019年登上Netflix《世界小吃》爆紅後,如今也只維持6家門店的規模,算是少見案例,「但這樣的選擇其實可以理解。」品牌再造學院院長王福闓觀察,沙鍋魚頭跟酸菜魚有個很大共同點是:兩者的菜式都是吃風味、吃情懷的,並非日常剛需。
林聰明也指出,確實這幾年再向外展店的過程中,會有消費者反應沙鍋魚頭這樣的菜,太鹹、太油或是太辣。「但沙鍋魚頭本來就是傳承上一代人的『菜尾』文化,是讓現代人也能重溫「阿嬤味道」的難得料理。」在記者會上替林聰明站台的導演吳念真說道。
王福闓認為,像這樣的品牌定位,需要不容易天天買到、吃到的稀缺性。「店如果開得多,很容易讓消費者經過也不沒有非吃不可的衝動,業績不只被瓜分,可能還會下滑。」
但品牌不輕易展店,同時帶來的雙面刃也是:該如何繼續維持聲量與能見度?
門市少卻場場爆滿,靠周邊聯名打開品牌能見度
林聰明即便店數稀少,但幾乎每間門市至今仍一位難求。像總店一到假日,每天還是得發出至少2000張號碼牌,而剛進駐南港LaLaport的台北首店,每日均銷破千份沙鍋,開幕至今穩坐館內餐飲櫃位業績第一名。「而且3月至今每個月業績都持續成長。」林佳慧說道。
為了能延續討論度與聲量,林聰明這幾年大力開發周邊、聯名通路。攤開林聰明周邊商品的DM,除了冷凍料理包,還有魚酥、沙茶醬、飲料等20餘種周邊商品,且其中像是去年底推出的林聰明沙鍋魚頭泡麵杯,短短半年內已賣出百萬杯。
不只如此,林聰明也積極與通路合作,像是與統一超商合作、賣破2000萬顆的林聰明雞肉飯糰,與台灣虎航攜手推出飛機餐,「這些都是讓品牌能維持在消費者視野的作法。」王福闓指出。
出海重心明確:選址到商品都針對國際市場設計
不過真讓林聰明人氣不墜的關鍵,應該是其自始至終都瞄準國際盃的野心。「林聰明想打入國外市場的決心非常堅定,這點從選址就可以看出。」一名資深餐飲業人士透露,其實早在林聰明開出台南店前,新光三越等幾家百貨巨頭,數次向林聰明招手未果,但林聰明最後卻選擇台灣據點較少的三井體系展店。
原因是:「三井有承諾會狹帶集團資源,幫它們未來到日本等海外市場展店。」
而這次選擇台北101購物中心美食街插旗,自然也是因為外國觀光客多。「國際化一項是餐飲品牌最強而有力的行銷,能在國外走紅的品牌,不只國內好經營,品牌價值也會躍升到不同檔次。」王福闓認為這點能從不少成功出海的台灣餐飲品牌身上,得到驗證。
「之前在桃機開店的位置只能服務到出入境旅客,101美食街有大樓的商務客也有國際觀光客,能做得外國客生意更大。」林佳慧也證實,國內目前到年底沒有新的展店計畫,會將重心放在海外、與外國客群的溝通上。
林佳慧舉例,像是這次台北101店首創的4道主菜,沙鍋炸蝦、沙鍋河粉、以及沙鍋魷魚與龍蝦等菜色,都是為了嘗試、摸索外國消費者喜好的試金石。林佳慧指出,炸蝦對應日本、河粉對應東南亞,龍蝦則對應歐美市場,「如果外國客對使用的食材、形式樣貌熟悉,嘗試跟接受的門檻也會越低。」
林佳慧也透露,海外市場目前還是先以常溫、冷凍商品作為溝通基礎,還沒有展店計畫。「我們會透過更多元商品、甚至到當地辦台灣美食節等活動,讓消費者進一步認識沙鍋魚頭。」
林佳慧指出,目前冷凍以及常溫商品的銷售,已經佔集團營收近四分之一,且近期也持續拓建央廚,「希望明年初央廚就能有兩倍以上的產能,好支撐我們的商品輸出到更多市場。
延伸閱讀:上市公司員工年薪大公開!聯發科唯一突破400萬元,這7家年增「超過50%」
首家無菜單餐飲集團興櫃!豊漁是什麼來頭?9年營收衝10億,還讓新光三越搶著入股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上市公司員工年薪大公開!聯發科唯一突破400萬元,這7家年增「超過50%」
台灣唯一風機葉片商全面停產、裁員470人!天力風電熄燈幕後:金主為何縮手?怎麼轉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