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與軟銀聯手搶AI伺服器訂單!一樁合作案背後,還有更大布局?
鴻海和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將合資在美國成立一間新公司,聯手生產AI伺服器和模組化資料中心,供應北美AI市場,這項合資案證實已於7月24日獲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無條件批准」,能正式推進計畫。
外界預估,這樁合資案意義不只是生產伺服器,更可能是鴻海打入全球最大AI建設「星際之門」(Stargate)供應鏈的關鍵一步。
合資公司要做什麼?為何需要中國點頭?
鴻海和日本軟銀近年合作關係密切,2023年雙方就曾共同推出專為AI伺服器打造的液冷解決方案,主打節能與高效率散熱。這次進一步從技術合作升級成合資成立公司,7月24日正式獲中國監管單位無條件批准。
在美國成立的這間新公司,將專注於製造AI伺服器與模組化資料中心設備。模組化資料中心是一種「像積木一樣組裝」的資料中心,不是在現場從零蓋起,而是先在工廠預製成標準化模組,再運送到需要部署的地方,建置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也能依據實際需求隨時擴充或縮減規模,是未來AI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鴻海及軟銀雙方各出資50%,首波產品將優先供應北美AI市場。
乍看之下,這是一起由台灣、日本公司在美國發生的交易,為什麼需要中國批准?
原因是中國的《反壟斷法》明訂,只要交易案的任一參與方在中國營運規模夠大、交易可能影響中國市場競爭,就算公司設在海外,也必須申報審查。而鴻海深耕中國超過30年,幾乎掌握了中國高端電子製造的半壁江山,一旦資源轉向其他國家,對當地供應鏈影響極大,因此必須獲得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點頭放行。
延伸閱讀:台灣Top10最賺錢公司出爐!鴻海搶攻第二
搶AI伺服器訂單,為「星際之門」供應鏈鋪路
各界分析,這次合資案的重要意義是為「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鋪路。
這是一項由OpenAI和甲骨文(Oracle)主導的超大型AI基礎建設案,預算高達5,000億美元,將從德州開始,在美國興建10座資料中心,部署200萬顆AI晶片,目標打造全球最大AI資料中心群。
軟銀正是這場計畫的主力推手之一,不只是星際之門的初始出資方,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本人就擔任整個計畫的主席,更傳出鴻海已拿下Oracle資料中心的AI伺服器獨家供應訂單。鴻海與軟銀此刻合資成立供應公司,被視為這場計畫在硬體端的重要一塊拼圖,確保整體供應鏈自主且可控。
不過星際之門計畫近期進展不如預期。根據《TechCrunch》報導,軟銀和OpenAI雙方融資遲未敲定,使資料中心建設腳步放慢,《華爾街日報》也指出,雙方至今尚未完成任何一筆交易,目前僅規劃在俄亥俄州先蓋一座小型機房。至於鴻海與軟銀的美國合資案會不會受到牽連,也還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圖解宏碁版圖!猛虎再生小金虎「旭誼工程」,為何這隻是「IT+OT整合」關鍵拼圖?
延伸閱讀
30億美元獨角獸一夕崩塌!Windsurf創辦人落跑Google,為何讓矽谷震怒?
全民半導體時代來了!2025半導體報告書出爐:單月缺3.4萬人、非理工也超搶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