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善於游泳的喵星人 泰國「漁貓」生存險境僅剩150隻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李明真 編譯;賴晁翔 審校;稿源:Mongabay
泰國三百峰國家公園附近一台自動相機在夜間拍攝到正在狩獵的漁貓。圖片來源:Sebastian Kennerknecht / Panthera

在泰國中部佛丕府(Phetchaburi)的「泰國野生動植物之友基金會」(WFFT)救援中心,一隻漁貓規律地踱步,低聲發出嘶吼。牠的體型約為家貓的兩倍大,一雙灰綠色的眼睛緊盯著籬笆另一側,提著一桶吳郭魚的飼養員。隨著圍欄大門咔嚓一聲打開,飼養員走入園區。

徘徊的漁貓立刻改變步伐,以水獺而非野貓般步態,小跑著奔向食物。牠迅速從桶裡撈出一條魚,拖到角落獨自享用美食。結實的頸背肌肉隨著咀嚼動作起伏,強而有力的下顎迅速將滑溜的獵物分解吞食。

漁貓(Prionailurus viverrinus)非常擅長在沼澤、濕地以及紅樹林生活與獵食。作為夜行性獵食者,在貓科動物中獨具親水性,擁有部分蹼狀的腳掌、雙層毛皮,耳朵在潛水時還會自動閉合。但如今漁貓的棲地正在快速消失,牠們面臨極大的威脅。

一隻漁貓的蹼足,攝於無線電項圈追蹤研究期間。圖片來源:Sebastian Kennerknecht / Panthera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漁貓列為易危(VU)物種。據推估,目前野外僅存不到一萬隻,主要分布於南亞與東南亞一帶。漁貓與其他野生貓科動物,面臨類似的生存困境——棲地流失、人為迫害、環境污染,也因族群小又分散,出現基因過於單一的問題。

在泰國,虎與豹等大型貓科動物廣為人知,漁貓經常被忽略。雖然還不清楚泰國境內尚存多少漁貓,但可以確定的是,數十年來,泰國沿海濕地開發為蝦池、礦場及其他工業用地,已導致漁貓數量大幅銳減。

帕塔拉朗桑(Rattapan Pattanarangsan)是國際野生貓科動物保育組織「潘特拉」(Panthera)的泰國保育計畫主任,他表示:「泰國東部以前也有漁貓,但那些族群已經滅絕了。」他估計,全泰目前的漁貓可能僅剩約150隻,分布在四、五個隔離的亞族群中,且大多不在保護區內。

2025年5月,泰國野生動植物之友基金會某隻公漁貓正於圍欄中等待餵食。攝影:Carolyn Cowan / Mongabay

泰國野生動植物之友基金會救援中心裡來回踱步的漁貓,象徵著在野外同類所面臨的困境。這隻漁貓是溼地大規模破壞的受害者,牠在2019年與三隻兄弟姊妹一同被帶到中心,但其中一隻很快便不幸死亡。當時一位農民正準備將沼澤地推平、改建成蝦池,卻意外發現這四隻小漁貓,推測牠們已經成了孤兒。

三隻倖存的小漁貓身體健康,但短期內不太可能重返野外。泰國對野生貓科動物有嚴格的野放規定,基金會必須先取得足夠資源與人力,才能在野放後進行長期追蹤監測。這三隻小漁貓可能面臨終生圈養,但相較於其他同類,牠們已經算是幸運了。

漁貓通常棲息在濕地,由於泰國的保護區以森林為主,牠們的棲地往往不在保護區內,更容易受政策影響,或因市場需求而開發。隨著原始棲地持續減少,漁貓被迫遷移到村落與農業區附近。

漁貓與人類活動範圍太近,時常引發人貓衝突,甚至導致漁貓遭到獵殺。研究人員近期在泰國漁貓數量最多的一處棲地訪談,超過1/3的村民表示,過去五年間有漁貓被捕食,有的被當成報復對象而喪命。

村民於2025年5月受訪時指出,漁貓經常被當成偷魚和偷吃雞的元兇,但真兇很可能是老鼠、巨蜥等。村裡口耳相傳漁貓食量驚人與各類惡行助長了這種負面形象。有位農民就回憶道:「有個謠言說,只要漁貓在魚池裡撒尿,魚就會像喝醉一樣浮上水面。」

泰國三百峰地區(Sam Roi Yot)的魚塭、蝦池與農園,環繞著一座國家公園,該公園涵蓋了濕地、紅樹林以及被森林覆蓋的山坡。攝影:Carolyn Cowan / Mongabay

漁貓棲地持續流失

泰國目前研究最深入的漁貓族群棲息在巴蜀府西部「三百峰國家公園」(Khao Sam Roi Yot National Park)及其周邊的魚塭與蝦池。研究團隊在此地投入20年,運用衛星追蹤項圈、自動相機與糞便採樣等方式,發現這裡有一個相對穩定、約80隻個體的族群。

這座國家公園涵蓋壯麗的森林山脈、紅樹林以及國際重要濕地「蓮花沼澤」(Bueng Bua Marsh)。然而,園區外的土地卻嚴重破碎化,分布著工業用地、小池塘、椰子園,還有雜草叢生的廢棄土地。

研究指出,當地的漁貓時常出沒於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在休耕地、水產養殖場與村莊附近繁衍與狩獵。帕塔拉朗桑表示:「我們很少在國家公園內發現漁貓,牠們常出現在私人土地附近。水產養殖場附近有魚可吃,油棕與椰子園有老鼠吃,但這些地區的土地利用變化非常迅速。」

帕塔拉朗桑指出,蓮花沼澤南邊的蝦池之間有一片漁貓活動的區域。幾個月前,「潘特拉」與大學研究團隊在此追蹤一隻帶著幼貓的母漁貓。這片溼地原本是長滿一叢叢蘆葦,是絕佳的隱蔽棲地。如今只剩下一堆被鏟起的泥土。同條路上,另一片長滿雜草的草原也遭到鏟平,改種椰子苗。

2019年泰國推出新法,鼓勵將閒置地轉為「生產性用途」。這項政策在三百峰掀起一波轉作浪潮,土地轉變為水產養殖場、種植園與房地產開發區,短短幾年摧毀了大量野生動物棲地。

根據2021年的訪談,單這項政策就在五年內導致三百峰地區三成的漁貓棲地被開發。研究人員呼籲,政府應設立獎勵與減稅措施,鼓勵地主保護漁貓棲地,但這類倡議並未付諸實施。

化敵為友,人貓和平共處的解方

大多數漁貓的活動範圍落在保育單位難以掌控的區域,像「潘特拉」這類的非政府組織便肩負起降低人貓衝突風險的責任。帕塔拉朗桑指出,關鍵在於向農民推廣與漁貓化敵為友、和平共處的觀念,像是分享科學證據,讓農民了解漁貓不會偏好養殖場裡的魚蝦。

儘管名字叫「漁貓」,但研究指出,三百峰的野生漁貓不只獵食魚類,牠們還獵食囓齒類、鳥類、蛇、昆蟲、螃蟹與蝸牛等。孟加拉的研究甚至發現,漁貓會為了捕捉鳥巢中的雛鳥,爬上八公尺高的樹。

帕塔拉朗桑表示,宣導產生了正面影響,越來越多種植園主承認,漁貓有助於控制有害生物的數量。他解釋道:「椰子園裡最怕老鼠咬壞椰子幼苗,農民知道漁貓會獵食老鼠,就能理解牠們對農業有益。」

然而,當漁貓闖入雞舍、獵殺珍貴鬥雞時,往往就會爆發嚴重衝突。早在2015年,研究人員追蹤了16隻漁貓,便發現六成以上的個體在三年內遭到殺害,主要就是因為牠們闖入了雞舍。

鬥雞在泰國處於法律灰色地帶,帕塔拉朗桑警告說,若無法即時提供解方,居民可能會「自行處理」,最終受到傷害的就是漁貓。過去曾有漁貓被毒殺、射殺、誘捕、溺斃,甚至被放狗追擊。

為了緩解衝突,「潘特拉」協助曾與漁貓發生衝突的雞農,例如提供「防貓鐵絲網」,讓他們建造更堅固的雞舍,同時鼓勵農民在夜間將雞隻關在棚內。

「潘特拉」生物學家帕塔拉朗桑與卡帕迪(Supawat Khaewphakdee)訪問雞農斯里梅克(Suthon Srimek),請他說明自己在雞舍附近與漁貓發生的問題。圖片來源:Carolyn Cowan / Mongabay

「潘特拉」將幾捆鋼絲網交給漁業養殖場主嚴葉(Yim-Ye)。嚴葉除了養魚,也培育鬥雞幼雛供應鬥雞產業。他表示,一隻血統純正的鬥雞價格可高達3000泰銖(約新台幣2700元),若以肉雞販售只能賣到100泰銖(約新台幣90元)。

嚴葉回憶說,大約十年前,他時常殺死闖入的漁貓。他的雞舍原本以竹子與繩網搭建,對掠食動物幾乎毫無防禦力。一晚,母漁貓闖入雞舍:「我猜牠是帶小貓來學怎麼獵食。雞死了一堆,但牠們沒有全部吃掉。」他最後設下陷阱,捕殺了那隻母漁貓。

沒過多久,他聽到官員警告農民,傷害漁貓會面臨嚴重後果。泰國將漁貓列為保育物種,禁止獵捕、持有和貿易行為,違者最高可判處10年有期徒刑,並處以最高100萬泰銖的罰鍰(約新台幣90萬元)。

從那之後,嚴葉不再殺貓,而是加強雞舍防護。他會在夜間將雞關進棚內,並且用鋼絲網加固雞舍。

嚴葉表示,現在漁貓仍會出現在他的土地,但他不再把牠們視為敵人。雖然談不上喜歡,但已從敵意轉為淡然,他隨手比劃道:「現在看到漁貓,就像看到鳥一樣。」

「潘特拉」小型貓科動物計畫泰國負責人卡帕迪,在三百峰地區示範如何使用無線電追蹤天線,定位配戴項圈的漁貓。圖片來源:Carolyn Cowan / Mongabay

以柔克剛的保育方式

為了減緩棲地流失,保育團體也在嘗試其它方法,讓當地居民有不同的收入來源。 蘇卡帕(Supoj Sukapat)在「三百峰學校」推動名為「愛沼澤」(Rak Thung)的兒童保育計畫。教導7到12歲的學生辨識蓮花沼澤的鳥類、了解漁貓生態,並培養他們保護棲地的意識。這些孩子也協助研究人員檢查自動相機,參與實地調查。

蘇卡帕表示:「學習無所不在,不應只限於教室,在沼澤與真實世界中也能學習。」 他指出,這項計畫改變了大家對漁貓的觀感,孩子們甚至會勸說父母不要傷害漁貓。「保育不是用責備的語氣去批評對方的行為,而是要從理解出發。」

如今,社區裡已有業者推出印有漁貓圖案的魚肉點心,生態旅遊導覽員帶領遊客觀察濕地鳥類的同時,也會介紹漁貓。

在一幅漁貓壁畫前,蘇帕老師(右)展示作品給記者看,壁畫由坎洪(Pisan Khamhom)所繪,他在學生時期參與過「愛沼澤」計畫,後來成為三百峰學校的老師。

「愛沼澤」志工領隊兼生態旅遊導覽員歐科薩(Nirut Thaokosa)相當訝異,漁貓能吸引這麼多遊客前來村落住宿、消費當地商品。他表示:「漁貓只是吃了幾條池子裡的魚,整個社區卻因為這些遊客而獲得龐大收益。」

不過,漁貓的生態旅遊發展依然有限。漁貓是夜行性動物,導遊只能帶遊客觀察牠們的足跡或糞便等野外活動跡象。而且,這類旅遊多半侷限於像蓮花沼澤這類原本就吸引觀光客的區域。在嚴葉所住的工業化農業區需要不同的做法。

嚴葉正面臨更嚴峻的經濟問題,例如魚飼料價格上漲與海鱸價格下跌。他表示,漁貓生態旅遊的微薄收入「根本不值得我花時間。」

隱然浮現的新危機

棲地問題外,漁貓還遇到新危機。泰國僅存的漁貓族群分布在少數尚存濕地的區域,地理極度孤立。族群分裂阻礙了亞族群間的基因交流,讓外界擔憂漁貓的基因健康狀況。

帕塔拉朗桑指出,三百峰地區採集的初步基因資料顯示當地極低的基因多樣性,可能讓族群難以因應疾病等威脅。研究員將進一步分析各亞族群的基因結構,評估是否需透過遷移(translocation)或圈養繁殖的方式來進行長期保育。

漁貓也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三百峰收集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微塑膠,自動相機還拍到漁貓被塑膠網纏住的畫面。印度的研究也指出,漁貓對於重金屬污染尤其敏感,特別是在高度開發的沿海棲地。

帕塔拉朗桑表示,檢測泰國漁貓體內的毒素含量,對制定有效保育措施相當重要。由於毒素會沿著食物鏈傳播,研究結果也會關係到濕地周邊的居民,與食用該地區海鮮的消費者。

正如帕塔拉朗桑所說:「漁貓與人類在生態系中都屬於頂級掠食者,漁貓遇到的問題,很可能就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問題。」

※ 本文經授權全文翻譯自《Mongabay》報導,原文標題〈As Thailand’s fishing cats face habitat loss conflict, experts seek resolution〉,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參考資料

- Mongabay(2025年7月3日),As Thailand’s fishing cats face habitat loss conflict, experts seek resolution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川普新關稅出爐!中國遭重罰55%淪最大輸家 日韓歐盟反成大贏家

三立新聞網
02

親戚小孩討Labubu遭拒崩潰尖叫!還砸壞百萬水晶吊燈 家長:兒子沒惡意

CTWANT
03

39少年慘死、數十人切除陰莖!南非「血腥割禮」內幕曝

TVBS
04

美一家4口散步遭隨機行刺 夫婦護兩幼女雙雙喪命

TVBS
05

愛子公主戀愛了?185cm帥男同遊動物園 他家世曝光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川普樂見Fed理事離職 發文嗆鮑爾也該走人

NOWNEWS今日新聞

不滿中國助俄侵略 美國参議院兩黨提制裁案

新頭殼

美貿易代表:川普決定是否續有貿易協議

中央通訊社

敗選後首度訪談 賀錦麗:美政治體制「故障」 無意重返

新頭殼

暴雨洪災釀美國東部交通癱瘓!8大機場停飛逾1170班 鐵路與地鐵也淹水停擺

CTWANT

川普39%關稅下 美國人恐不捨吃瑞士巧克力

NOWNEWS今日新聞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再爆發! 震撼畫面曝光了

民視新聞網

靜思語結合環保教育 打造有愛的校園

大愛新聞

資源化廢為寶 零負擔市集齊心護地球

大愛新聞

保和島慈青承擔 舉辦助學生暑期營隊

大愛新聞

聯準會理事閃辭!川普可任命關鍵空缺嗨喊:非常高興

CTWANT

俄前總統用「核打擊力」嗆聲 川普這樣回他

NOWNEWS今日新聞

泰柬衝突導致移工返鄉 鄰國取而代之

新頭殼

川普特使赴加薩視察援助行動 聯合國稱上千人領取物資時喪生

路透社

就業疲軟釀美股全黑 川普怒炒勞工統計局長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蒙大拿州1酒館驚傳槍擊案! 4人死亡、兇手逃逸中

民視新聞網

面臨川普施壓降息之際 聯準會理事庫格勒辭職

中央通訊社

美就業數據不如預期 川普下令開除勞工統計局長

中央通訊社

回應俄前總統挑釁言論 川普下令部署2艘核潛艦

中央通訊社

美特使赴加薩視察 聯合國稱上千人領物資時喪命

中央通訊社

川普下令2艘核潛艇部署至適當地區 回應俄前總統「挑釁、愚蠢、煽動」言論

太報

歷史上的今天》8月2日──全球第一條地下道地鐵通車

風傳媒

加薩難民童領物資吻手道謝 下一秒竟遭槍殺

NOWNEWS今日新聞

竟是媽媽找媒人牽線! 印度13歲女學生被違法嫁給40歲已婚男子

CTWANT

美7月非農就業銳減僅7.3萬 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大增

太報

斯洛維尼亞開歐盟首例 全面禁止與以色列武器貿易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在大阪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亮相

中央通訊社

柬埔寨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路透社

愛心物資有被善用嗎?外國網紅親測 捐贈球鞋「5天飛800公里」放上鄰國二手店貨架

CTWANT

文化世博在大阪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亮相(圖)

中央通訊社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 耗費超過1000工時(圖)

中央通訊社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圖)

中央通訊社

「島嶼聲譜」展區 神將藏有小密碼(圖)

中央通訊社

陳景林與妻子馬毓秀合影(圖)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光纖自然」展區(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本色」呈現台灣藝術家世界(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光譜」展場挑高空間(圖)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在大阪 展現多元台灣與韌性精神(圖)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在大阪 王時思:展現台灣多元文化韌性精神

中央通訊社

德語媒體:京東「驚動」了歐洲

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