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教導孩子性教育,家長類型決定孩子的性別觀!你是避談型、刻板印象型嗎?

媽媽寶寶

更新於 07月09日07:50 • 發布於 07月09日07:48

從#MeToo運動、偷拍事件,到性私密影像的網路散播與兒童性剝削案件,台灣12歲以下兒童的性剝削通報數自2021至2024年間激增78%。這樣的背景凸顯出,提供孩子一套具備防衛力與批判力的性教育體系,已非選項,而是必要。

全面性教育的全球趨勢與核心內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9年首度提出《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倡導「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CSE)。CSE不僅傳授生理衛生知識,更強調情感、身體自主權、人際關係與性別尊重,並鼓勵批判思考與負責任的選擇,是因應當代數位與多元社會的關鍵教育。

兒福聯盟2025年針對台灣五、六年級學童進行調查,平均答對性教育知識題僅5.9題(總共11題),換算後為53.1分,約六成不及格。其中,對異性生理知識尤其陌生,如「夢遺」、「初經」、「懷孕與月經」等主題的錯誤率普遍偏高,反映出基礎知識缺口與性別想像的扭曲。

性教育

資訊從哪裡來?網路與教科書並存,正確性堪憂

雖然82.5%的學童表示從教科書或老師獲得性知識,但仍有近五成透過Google、自媒體、YouTube等非正式管道學習。交叉分析顯示,知識來自正規教育管道者答題表現較佳,但有超過半數的學童對課堂內容毫無印象,顯示教學記憶性與實用性有待強化。

調查中35.3%的孩子認為「拿衛生棉不被看到才不尷尬」,反映月經汙名化依然存在;39.5%認為「大人摸頭沒問題」,顯示身體界線認知不足。雖81.5%支持同性戀愛,卻也有19.4%的學童認為遭歧視者應改變自己,顯示性別多元的接受度仍具鴻溝。

家庭影響巨大:家長類型決定孩子的性別觀

調查將家長分為三類:

  • 避談型:62.8%的家長未曾與孩子討論性傾向自由選擇,43.1%未談過跨性別議題,讓孩子轉向網路尋求資訊。

  • 刻板印象型:如「長大才談戀愛」、「愛滋病毒應遠離」等說法,加深孩子對性與疾病的錯誤理解。

  • 觀念正確型:54.2%的家長提及「世界上有人是跨性別」,44.1%談及戀愛與性經驗的多樣性,有助孩子建立尊重差異的價值觀。

統計顯示,家長態度越開放,孩子的性別觀念越多元與正向。

sex education

戀愛經驗與肢體界線:孩子的探索與風險

24.2%小學生表示想談戀愛,23.1%曾有戀愛經驗,交往對象多為同學,也有15.8%來自網路。進一步調查發現,有35%接受擁抱、11.6%接受接吻、3.5%可接受性行為,與2022年相比比例上升,顯示對戀愛與身體的探索正在提早發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38.7%的孩子從未思考過交往界線,顯示教育對界線意識的灌輸仍屬薄弱。性知識較充足的學生,其界線自覺也更高,顯示教育對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3成孩子想交網友.5大保護措施不能少

虛擬戀愛現象:6.6%的孩子選擇AI或虛擬對象

隨著虛擬角色的普及,有6.6%的學童表示曾與AI、二次元角色交往。這些戀愛投射可能來自於現實中缺乏理解與支持的經驗,反映孩子對情感陪伴與安全互動的需求。

sex education

多管齊下,讓全面性教育落地生根

教育部應強化性平教育課綱,明確納入課堂教學,避免被視為可選課題。教材應緊扣生活現實,涵蓋戀愛、情感、網路交友、多元性別等主題,幫助孩子從日常中學會尊重與保護自己。

教師應成為敏感議題的引導者,開放回應學生提問、設計互動教學。學校也應建置性別友善設施,並進行充分說明,讓性別友善從標語走進孩子的生活日常。

家長是孩子最早的性教育者。與孩子談論戀愛、性別與身體議題,不需完美答案,只要真誠陪伴。即使家長對某些議題感到陌生,也可與孩子一起查資料、共同學習,這正是建立信任關係的起點。

在快速變化、資訊混雜的社會中,孩子面臨的風險與選擇前所未有。只有當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投入,全面性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擁有身體自主權、情感判斷力與性別尊重觀的下一代。每一次誠實對話、每一次正確回應,都是孩子性別韌性的養分。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性侵近一成是因網路交友!和網友互傳私密照、約獨自碰面…看不到的虛擬世界,爸媽如何保護子女?

兒少網路使用調查:兩成曾點「18禁」內容、逾三成曾用可定位的社交軟體恐洩隱私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3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04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5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4個星座最「死忠」,認定你後就不輕言放手

姊妹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竹節草」復活!重新增強為颱風 未來動向一次看

台視

忠義路中段現為開發前文資調查非挖掘古物考古工作

勁報

竹節草颱風「死而復生」!熱帶性低壓再增強 日氣象廳:已重回颱風強度

CTWANT

怪颱竹節草復活!日本氣象廳再升級成輕颱

自由電子報

怪颱復活!「竹節草」整隊重生 北部慎防大雨

民視新聞網

快訊/竹節草颱風再度生成 日本氣象廳示警:西南風疊加恐釀豪雨

三立新聞網

東帝士金銀座「商場」成爛尾樓! 管委會收爛攤還被提告鬧場

EBC 東森新聞

台南市府「屋損慰助金」簡化流程!首波最快下週入帳

TVBS

快訊/「竹節草」捲土重來?日氣象廳:強度再達颱風等級

EBC 東森新聞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淹水!宜蘭頭城大雨「像用倒的」 北宜公路落石漏夜清除

自由電子報

週一全台有雨!中南部降雨更長更廣

自由電子報

大雨隧道漏水斷電! 南迴鐵路"瀧溪-大武"一度中斷 晚間搶修通車

民視新聞網

晚5年購屋 台南虧5.7坪最多

中華日報

施壓再+1! 東京國際合唱大賽 中國要求撤下我國國旗

民視新聞網

中南部5天豪雨警戒!西南風夾帶水氣 週二、三恐有豪雨災情

新頭殼

歡慶父親節 警宣導守護長者

中華日報

台文館與府城隍廟跨界合作

中華日報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勞局職安輔導員職前訓練

中華日報

災損補助 安南公所單一窗口受理

中華日報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南大攜手五國小打造學習基地

中華日報

水道主題日 向爸爸表心意

中華日報

做工行善團為風災戶築希望

中華日報

失業者職訓為新住民開新課

中華日報

有線電視斷訊 南天提補償措施

中華日報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大罷免完封!白沙屯媽籤詩似早已預告 網重讀驚呼:神準

太報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台灣體操新星 世大運1銀1銅 陳瑞安牌牌讚

中華日報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