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坪霧白木質風親子宅!預售屋客變+收納設計,實現高彈性機能生活
屋主需求:
1.希望擁有大量收納空間,可容納日常物品與眾多藏書
2.需有放置鋼琴的區域
3.重視機能性與日常維護的便利,不追求特定風格
4.為兩個日漸成長的小朋友打造獨立空間與閱讀區
前言
為了讓新家真正符合家人的使用習慣與未來所需,屋主特別邀請當年規劃第一間房子的設計師-昱祺室內設計再次協助,從客變階段就開始深入討論,透過動線微調與收納整合,重新打造一個兼具彈性與實用性的親子住宅。
格局規劃與設計重點
此案室內空間約40坪,維持建商原始的三房兩衛與開放式廚房格局,整體採光與動線條件良好。設計師針對生活動線與收納進行幾處微調:其中一間與客廳相鄰的房間,將部分牆面內退,讓客廳能順利擺放鋼琴,走道也能增設嵌入式收納櫃;房門位置也同步調整,使房內的衣櫃配置更為順手。
整體設計不強調裝飾性語彙,而是藉由櫃體整合與材質搭配,實現耐看、實用且好整理的空間。
Before平面圖
After平面圖
玄關設計
進門右側設置一間獨立的儲藏室,可用來收納大型備品或日常外出用品,門片更結合了全身鏡,便於出門前整理儀容。旁側系統鞋櫃設計置物平台,方便擺放鑰匙、酒精與常用隨身物品。地面則使用六角磚鋪陳落塵區域,不僅清潔便利,也能自然界定玄關與室內空間,使進門處維持整潔有序的印象。
客廳設計
從玄關進入後,設計師將書牆一路延伸至客廳,既有收納機能,也成為家的視覺焦點。開放格櫃搭配局部玻璃門,可妥善擺放書籍、生活物件和公仔收藏,下方封閉櫃體有助維持整齊感。
空間以霧白、木質為主調,搭配大片穿透柔紗直立簾,自然光灑入時格外柔和。天花板內整合全熱交換機和多項吊隱設備,視線更清爽。沙發背牆和電視牆運用溫潤的霧鄉色,營造出細膩的跳色層次,並預留掛畫軌道,日後更換掛畫或調整佈置更加靈活。而電視櫃也以懸浮圓角設計呼應沙發牆的弧形語彙,電視牆位置在經過調整後,視聽區和鋼琴區便能彈性配置、互不干擾。
餐廚區設計
餐廳位於開放式廚房前方,背牆規劃餐邊櫃,除了可擺放咖啡機或熱水壺,還可作為日常泡茶與備水的使用區;上下則設計吊櫃和矮櫃,收納器皿或備品時不易顯亂。
廚房沿用建設公司配置的一字型廚具與中島。考量入口視線和使用需求,設計師將中島前段平台加高,不僅遮擋了水槽,也能加裝插座、擴充操作空間。靠近中島的牆面上另設懸吊式鐵件杯架,用來展示屋主收集的馬克杯,也成了這一區的小亮點。
主臥設計
整體延續公領域的柔和色調,搭配灰褐色床頭板,靠坐起來相當舒適,維護也容易。書桌左側牆面原本是建設公司以輕隔間封起的區域,經重新規劃後改為深度約80公分的收納櫃,門片也延續床頭材質,視覺上更顯連貫;櫃體可收納行李箱和換季物品,不佔用主要動線,也讓空間更俐落。窗邊則整合長型矮櫃與書桌,提供化妝、閱讀或簡單工作的場域。
次臥設計
兩間小孩房在設計上採取相同基調,並依據各自空間條件微調家具尺寸與動線配置。牆面選用溫柔的粉色調,營造出清新且溫暖的氛圍。
每間房皆配置衣櫃、獨立書桌與收納櫃,方便擺放衣物、書籍和學習用品。書桌上方的牆面特別施作可擦拭的油性消光漆,讓孩子們能自由黏貼便利貼或筆記而不留痕跡,是兼具實用與貼心的細節安排。
後記
從早期規劃階段開始,屋主全程積極參與每一次討論,並主動將討論內容整理成簡報回傳,展現出高度的參與感與責任感。這樣的互動模式,不僅讓昱祺設計團隊能更精準掌握需求,也讓每一次的溝通更加有效,設計成果也因此更貼近屋主心中的理想藍圖。施工期間,一家四口常造訪現場,每當看到空間逐步成形,都讓他們感到興奮與期待!
另外,像是櫃體設計預留了無印收納盒尺寸、展示與收納並用的書牆配置等,皆呼應屋主對生活條理與閱讀習慣的重視。雖然尚未正式入住,但家具與書籍已陸續進場,全家人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想像,期盼能在新家繼續度過每個平凡卻重要的日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