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訊息時,習慣加上波浪或表情符號?專家:太常使用,小心表達能力扣分!
現在是透過文字聊天、溝通的時代,周圍是不是有些人在發訊息時,特別喜歡使用標點符號或表情貼圖呢?
組長:可以把文件格式用 mail 寄給我嗎?
代理:好的!!!!
專家:那麼,明天下午3點到貴公司後再和您聯絡。
代表:謝謝~~~
後輩:前輩!!昨天真~的~很謝謝你~~~!!!
前輩:哪裡~昨天真的報告得很棒!!!^^
仔細觀察上述的對話,會發現說話者有濫用驚嘆號、波浪號和副詞的習慣。 過度使用這些符號,可能會導致表達能力退步。
在文字訊息中,驚嘆號通常用於確實理解意思的時候,波浪號則用於表達親切的語氣,而副詞是用於強調情緒。濫用標點符號和副詞來表達心意,其實會產生一種依賴。亦即,直接用語言表達時,當事人會感到害羞或生疏,所以才選擇用符號代替。不過,若要真心打動對方,就必須在當下把想說的話說出來。試著養成表達真心的習慣吧,剛開始或許有些困難,但只要持續練習,就會漸漸地熟練,表達能力也會與日俱增。
在對話時,不妨多加上一句話,把自己心中的感受或情緒表達出來。
在確實理解對方的意思後,不要只用「好!!!!」來回答,可以用「好的,現在馬上寄給你」來回應;在對方釋出善意時,與其只回覆「謝謝~~~」,不如進一步表示「真的很謝謝你抽空到訪我們公司,明天見」;假如真心感謝前輩的指導,不要只說「昨天真~的~很謝謝你~~~!!!」,可以改成「昨天因為有前輩協助,報告才能順利地結束。每次都能從您身上學到驚人的技巧,真心覺得感激」。
正確地運用驚嘆號
連續使用多個驚嘆號,通常是代表自己確實理解了對方的語意,並強調一定會按照指示執行。 當對方接受自己的提議,讓人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時,也會用驚嘆號來表現。而在對話的結尾,或者希望對方結束話題時,我們亦習慣用「好喔!!!」來回覆,但我經常叮囑學員們別使用這種方式。
另外,在錯過某項事物或失誤時,我們也會用「啊!!!」來呈現。
韓國國立國語院針對韓語所規範的「韓文拼寫法」,驚嘆號通常用在「唉呀!完蛋了!」、「真的超帥!」等感嘆句或感嘆詞後面。其次,像 「回答我!」、「我會努力的!」等語氣特別強烈的句子,以及陳述句、命令句、勸誘句等,也會使用到驚嘆號。另外,在以質問的語氣表達出驚訝或抗議時,亦會加入驚嘆號作為輔助,例如「這是誰做的!」、「我哪裡不好了!」等。最後,在呼籲他人,或者投入情感進行回話時,也會用驚嘆號加以強調,例如「興茱啊!」、「是的,老師!」。
除此之外,「韓文拼寫法」中並未提到可以使用多個驚嘆號來表達強烈語氣。根據規範,標點符號的使用,是為了凸顯文句結構,明確傳遞作者的意圖。因此,為了有效傳達文章的意涵,我們必須適當地使用標點符號。所謂「適當」,意即只要在文末使用一次,就能充分傳達出情感。與其連續使用多個驚嘆號,不妨試著在「謝謝!」、「我知道了!」後面,多加一句話來表達心意吧,這麼做不會花費多少時間。
正確地運用波浪號
現在常見以波浪號來模仿親切的語氣,像是「你好~」、「下次再聯絡~」等形式,經常可在訊息或郵件中看到。我總是鼓勵學員們要改掉拉長語尾的習慣,並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別使用波浪號。
因為拉長語尾,只是一種裝親切的表現。
親切應該發自內心,而不是用語氣來彰顯。 只要帶有親切的態度,語氣其實沒那麼重要。有些女性會擔心自己的聲音厚重,聽起來不夠親切,所以刻意提高說話時的音調,實際上沒必要這麼做。男性們雖然普遍嗓音低沉,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冷酷無情,不是嗎?只要言語溫暖、行為友善,就算沒有其他多餘的表現,也能讓人感覺到親切。利用語氣或訊息來表達和善,只是為了營造自身的形象而已。
為了顯得親切而拉長語尾,反而會降低傳達效果。 因為每句話的語尾拖延不斷,會讓人聽起來有種奇特的口吻。講話應該讓內容清晰傳達,而不是讓語調過於明顯,否則會影響傳達力。如果訊息中加上太多波浪符號,看起來也會十分雜亂,專業性更會因此下降。工作能力出色的人,不會刻意凸顯親切,而是會把焦點放在準確傳達訊息。
根據韓文拼寫法的規定,波浪號用於標示時間、距離或範圍,也可以用連接號(-)來取代。因此,我建議學員們在日常生活中別使用波浪號,改用連接號來表達。雖然對波浪號有些不公,但我相信:若波浪號在句子裡消失,語氣或訊息都會變得簡潔俐落,傳達力也將更上一層樓。
肯定有人會問:「沒有波浪號,只用句號的話,語氣不是很生硬嗎?」從句號上,我們到底感受到了什麼呢?就原則來看,句尾應該使用句號、驚嘆號或問號;即使用了刪節號,最後也要畫上句點,才算是正確的語句。唯有如此,讀者才能確切掌握文意。假如書中句尾用的是波浪號,或者沒有加上句點(雖然從沒看過這種書),通常會被認定為誤用,需修改正確後再重印。過去我們在閱讀書籍時,就算看到句子用的是句點,也不會覺得作者不親切。 因此,使用標點時不必過於煩惱,只要帶有一顆親切的心即可。
正確地運用副詞
副詞是一種細膩的語言表現,而我所憂慮的情況,是語句中副詞的使用過於單一。例如 「昨天真~的非常非常謝謝你~~~!!!」,我們通常只輪流使用「真的」、 「非常」、 「經常」、 「超級」、「很」、「太」、「完全」、「十分」等副詞。我在購物頻道擔任主持人時,就頻繁地使用「非常」這個詞,只要對商品不太滿意或者詞窮,「非常」兩個字就會冒出來。
把特定的副詞掛在嘴上,就會容易養成習慣,例如「我想到了」這句話,經常會說成「我突然想到」、「我真的想到了」。副詞的作用是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前,使語意變得更加明確,若能活用多樣化的副詞,就能將情境描繪得加倍生動。舉例而言,我們可以用 「忽然」、 「隱約」、 「突如其來」、「無端地」、「冷不防」、「明確地」、「清晰地」、「分明地」、「準確地」、「清楚地」、「確實地」等,來代替「突然」或「真的」。
盡量把副詞運用得精彩一點吧!在網路辭典中搜尋常用的詞彙,就可以看到意思相近的「同義詞」。從我準備站上主播台的二○○八年開始,至今約十五年的時間,我幾乎每天都會查閱國語辭典。確認發音、探究詞義、透過例句了解用法,然後熟記同義詞和反義詞,這樣的習慣,大幅提升了我的詞彙量。
不久前,我在和相隔一年才見到面的後輩聊天時,曾脫口而出:
「偶爾會這樣。」
後輩露出了笑容,如此回應:
「『偶爾』,真的好久沒聽見這個詞了。雖然在書裡會看到,但好像還是第一次在對話中實際聽到。」
實在太有趣了。我大概也是在某個時期從書裡看到「偶爾」這個詞,然後大為驚喜:「啊!『偶爾』,好久不見的詞!」一邊把它圈起來,一邊念出聲來。這個方法,亦是我用來增進詞彙的管道。最近在書裡看到 「不由自主地」時,也會出現類似的反應,接著,就在不知不覺中用於當天的對話裡,把它融入我的詞彙庫。
在運用個人習慣的副詞時,不妨也在後面多加一句話作補充。
盡量不要將副詞重複兩次,以免顯得不夠成熟穩重。例如在讚嘆美食時,不要用「真的真的很好吃」,可以改成「真的很好吃,有小時候媽媽煮的泡菜湯的味道」;在讚美他人時,不要用「你今天真的真的很漂亮」,可以改成「你今天真的很漂亮,遠遠地我就只看到你」。
(本文摘自《創造幸福的對話力》,寶鼎)
延伸閱讀
會議上,總是少數人獨占發言權?4 個小技巧,讓所有人都能踴躍表達看法
沒用表情符號,你回覆的「呵」就像嘲笑…如何在純文字對話中創造溫度?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