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補助癌友生育保存 乳癌血癌患者取卵補貼7萬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5日電)支持癌友保留生育希望,衛福部今年9月起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提供本國籍18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估首年有600名癌友受惠。
關於方案補助額度,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長林宇旋今天在記者會上說明,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新台幣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000元;若實際支出金額未達補助金額上限者,則依照該次療程的實際支出金額,給予補助。每人一生至多補助2個療程。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致詞表示,有生育計畫的人總是希望可以及早規劃,不過如果真的出現疾病意外,希望透過9月1日起的「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在疾病發生的來到比自己的計畫更早時,幫助癌友在面對、治療疾病過程中,也保有對人生有另一個選擇的可能性。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指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癌別,每年新發患者約2萬名,且持續以每年5%到7%成長率在增加,不到40歲患者約1成。近年隨著篩檢擴大、治療進步,患者存活率升高;卻僅約1成患者有機會在治療後仍完成生育願望,過去就算使用停經針,也僅增加1成機率,凍卵則可提升到4成。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血癌患者要做骨髓移植前,必須先做非常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把骨髓全部清空,這過程也會嚴重傷害患者的精卵細胞,導致喪失生育能力。「骨髓移植相當於患者開始第2段生命」,他說,醫生除了希望病人健康,也希望他們沒有遺憾,盼透過此方案,許病人一個未來。
隨著醫療進步,不少癌症已經如「慢性病」,患者可與之共存。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邱秀渝說,很多年輕癌友在得知罹癌時,比起生育會更擔心復發問題,因此都會覺得「我先活下來吧」,根本不敢想生育的事。但這項補助不僅有助減輕癌友經濟負擔,也是告訴癌友「你是可以為你的未來築夢想的」。(編輯:張雅淨)114081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