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普發現金1萬 英朝政務官籲卓榮泰向人民報告
726大罷免重創綠營士氣,也讓府院對藍白主導的「普發現金一萬元」政策產生動搖。行政院最新修正《特別條例》,雖不設排富門檻、僅調整發放時程,卻在綠營內部引發熱烈討論。媒體人鍾年晃更直嗆這是「政治自殺」,而前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則跳出力挺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民進黨在國會少數,不可能不跟多數某些面向妥協,並呼籲卓揆親自站上第一線,向人民說明清楚。
前總統蔡英文執政八年期間,楊都內閣參與其中。他坦言,若以行政院修法方式來提案發錢,執政黨成員一定會覺得很沒面子;但執政者不能只顧及面子,而不考量民主政治現實中的政治互動。因此他認為,行政院的這個舉動具有合理性,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戰術性的後退或轉進,以維護戰略防線,並穩住憲政立場。
不過,楊長鎮也指出,「以發言人記者會的例行模式告知院會結果,非但力道不足,也難釋群疑物議。」他進一步建議:「想像一下如果那場記者會是卓榮泰院長 站到第一線,向人民清楚報告、完整說明做法、理由與立場,並事先溝通黨團,緊接著由柯建銘總召帶領黨團在國會召開記者會,宣示支持立場,並從國會立場說明理由,我想民眾可以感受到執政黨的慎重其事與誠意。」
楊長鎮文中一開場便表示他要聲援卓內閣,但也希望能對操作方式提出一些斟酌與建議。他直言,民進黨在國會就是少數,不可能不在某些面向與多數黨有所妥協。他認為,哪些可以妥協、哪些不能妥協、哪些可以視情勢變化調整,應該加以區別與審慎評估。
他強調,憲政體制的核心原則絕不可妥協,權力分立原則不能被破壞、癱瘓憲法法庭的行為絕對不能接受,台海關係也絕不能被視為「內戰延續」的「國內關係」。這些,都是政府在戰略與戰術上都不可動搖的立場,是2300萬人民民主共同體的基本防線,寸步不可退。
針對發不發一萬元的議題,楊長鎮認為,這並非屬於戰略層次不可妥協的原則性問題。行政院先前的立場是在當前經濟並無嚴重下滑,且政府有更優先的資源配置需求,例如補貼台電以避免漲價,因此沒有發錢的理由。現在行政院自行提出發錢的修法方案,是否等同「唾面自乾」?是否違背了基本價值?是否是戰略上的失敗?楊認為未必如此。
楊也指出,客觀上行政院以因應美國可能祭出的關稅衝擊作為理由,雖然他個人不認為這是最好的理由,但它畢竟是一個理由。若該議題屬於見仁見智的層面,他建議社會可以提出批評,但毋需上綱至討伐與撻伐。
至於發錢的依據,原本立法院擬以立法方式處理,楊認為那將違憲擴權、破壞權力分立原則,若行政院在這方面讓步,恐怕會立下惡例、腐蝕憲政體制,進而引發毀滅性的政治混亂。但實際上,行政院仍堅持「不得由立法機關直接發錢」,而是在評估現況後,回到「是否發錢」這一政策問題進行檢討,除了考量情勢變遷,也回應了大罷免後社會對執政黨應負政治責任的呼聲。
最後,楊也呼籲卓揆應親自站上第一線說明決策過程。他直言,「有點可惜的是,這種戰術調整和牽涉到的戰略立場,勢必引起支持者及社會大眾諸多質疑,這種重大政策的宣達,勢必要有上層概念或政治理由的說明?」(責任編輯:王晨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