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常焦慮、煩躁是受社群影響?「社群焦慮」這地雷超毒!心理師教6招助平安踏實。

今健康

發布於 02月26日22:10

社群軟體有多好用,相信大家用過都知道。不過若察覺時常感到焦慮、煩躁、不舒服,或許可以觀察是否「社群焦慮」已對身心造成負擔。心煦心理治療所張雅詒心理師指出相關影響,也提供改善方向,有助心裡平安踏實。

常焦慮、煩躁是受社群影響?
「社群焦慮」地雷這款超毒!

社會比較現象:
張雅詒心理師表示,社群軟體對於生活相當便利,卻也常讓人出現「社群焦慮」,顯而易見卻難以發現的可如「社會比較」現象。人是群體動物,多會透過比較等方式了解自己當前狀態,例如比賽、考試,這也常會讓人們看到親友或其他人過得很好、光鮮亮麗時也在進行比較。

怎麼大家都過得這麼好?
比較的項目視個人不同,舉例來說,看到親友結婚、生小孩、買車、買房、事業發達等等,很多人便會受到影響,既為對方高興,也感覺自己不足、進度落後、被丟下,甚至忌妒、厭世、追趕進度等等。而這些情緒人們往往也無所察覺或不願意承認。

若再加上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可如最常被提醒的年齡,可能使情況加劇。而且年齡層相同,相似的資訊也可能一直出現,例如一直看到親友結婚。演算法也會使「自己正關注、但尚未得到的事物」不斷出現,例如出現大量買房資訊。

當幸福變成「不斷追趕幸福」:
上述這些也不會是一兩天的事,長期這般壓力,不用別人批評、嘲笑或催促,自己就很容易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追趕於未來。期待美好生活時,大多是在追趕美好生活,而非享受當前已有的美好生活。這習慣若成為核心思維,也容易一直感到缺乏、獲得後仍舊追趕。

其實你的人生不用像場比賽:
客觀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自己並不用像他人一樣;對方分享的也只是生活的一部份,並非全貌,也會有自己的努力、困境、課題。適度比較有助於了解自己的狀態,不過這終究僅是個參考而非絕對必要,例如「喔,原來我還可以再往那發展」而非「不行,我已經落後了」。

#張雅詒 #社群焦慮 #社群軟體 #社群 #社交 #焦慮 #煩躁 #心理議題

社群焦慮常見6大地雷,
常焦慮、煩躁要多留意!

負能量內容:
除了前述「社會比較」外,張雅詒心理師也指出另一種常見的反向例子:負能量的內容,例如抱怨文、謾罵、批評、無理的交流等等。若經常接觸,身心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想休息卻沒休息、
想充實又沒充實:
使用社群也可以觀察動機,很多人是為了休息、填補瑣碎的時間,但未必能確實好好休息。即便是讓人會心一笑的搞笑圖文等等,獲得的滿足也往往曇花一現,就像吃糖一般。一直滑、一直滑…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卻未必感到充實、感到真的有在休息。要充實卻內容少,要休息卻塞資訊。

沒人按讚有如失去意義:
社群按讚、瀏覽量等功能,是很好的表態及觀測系統。不過也常會讓人迷失,做事目的漸漸是為了被肯定、被按讚、被看到而做,沒人按讚感覺冷清,像失去了意義。若是於商業自然有商業考量,但若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沒被按讚而放棄,著實可惜。也需知道,這些除了演算法影響,人們也並非每個貼文都按讚。

與人交流,卻疏離交流:
由於社群軟體與人交流便利,對許多事情的重視也可能有所影響,甚至無意間忽略了。例如熱衷於拍照、錄影、打卡、發布貼文、有沒有人按讚,這些行為也正占用當前的一刻、聚會交流、現實生活。像是看煙火,忙於錄影卻沒能享受在煙火綻放的那一刻。

咦?我剛剛本來要做什麼?
相信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打開手機、打開社群軟體,過一陣子「咦?我剛剛本來要做什麼?」其實人並沒辦法同時間處理所有資訊,頂多是不斷切換,優先處理的通常是新事件,再加上不留神、習慣一開手機就開社群,就容易忘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

#張雅詒 #社群焦慮 #社群軟體 #社群 #社交 #焦慮 #煩躁 #心理議題

解除社群軟體引焦慮、煩燥,
心理師教6招有助平安踏實。

我適合用社群軟體嗎?
社群軟體就像很多生活事物一般,適度使用有幫助,太多則過猶不及。若常感到焦慮、煩躁,或許可以檢視自己是否真的適合使用社群軟體。像是包含 史嘉蕾•喬韓森 等國際巨星就曾受訪大方分享,認為自己並不適合、也不想使用社群,要好好保護自己。

解除安裝、桌面移除、設定時間:
張雅詒心理師表示,想要免於社群軟體的干擾,有許多方法可以執行。例如有些人會直接解除安裝,這或許會漏接很多資訊,但也清淨很多,讓自己能夠好好休息,專注於對自己真的重要的事,包括休息、實際的與人聯繫,人其實不用一直吸收資訊沒關係。若是評估下仍需要使用,也可以嘗試在社群軟體中設定時間提醒,或者是將它從手機容易開啟的位置移除,降低使用的便利性以減少使用。

用發呆、放空取代滑手機:
也可以思考社群軟體的必要性,例如若是為了填補瑣碎時間,有哪些事情是確實能感到休息、充實的。張雅詒心理師推薦,像是發呆、放空、看看周遭的風景事物,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這有助於身心確實地進入放鬆、也幫助腦部休息,而且也能感受當下、有助活在當下。

專業心理師幫解除:
若是找不到原因、想停止卻又一直滑手機、也確實一直感覺到困擾、感覺不到安定,可考慮尋求專業心理師協助,透過受專業訓練的方法引導,一同找到頻繁使用的原因,以及適合自己的改善方法。

《延伸閱讀》

.養成發呆、放空好習慣助健康!心理師教3步驟,讓腦袋休息重新開機。

.我會成功嗎?大家怎成功的?心理師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