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三公投電視說明會1】曾文生:在核電廠工作的第一線人員,是我的同仁也是你的學生
8月23日,「重啟核三」全國性公投將與7件罷免案一同舉行投票,中選會依法自今(7)日起舉行五場說明會,邀請正、反意見代表闡述各自論點。本場正方代表為立院推派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葉宗洸,反方則是行政院推派的台電董事長的曾文生。
重啟核三公投首場電視說明會,正反方各自有哪些論述?核能是台灣天然資源匱乏下的「能源安全」解方嗎?在「安全無疑慮」的驗證之前進行全國性公投是正確的程序嗎?讓《關鍵評論網》一次為您回顧!
葉宗洸:資源匱乏的台灣,要如何維持「能源與國家安全」?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兼原子科學院院長葉宗洸指出,台灣作為電網獨立、資源匱乏的島國,有98%的能源依賴進口,不論是國內、海外人士,皆對台灣如何維持「能源安全」感到擔憂。
葉宗洸表示,不論是美國駐台代表谷立言、美國海軍情報局(ONI)前指揮官史都德曼(Mike Studeman)以及相關智庫和美國國會聽證會中,皆曾支持台灣繼續保有核電,甚至明確指出台灣必須維持至少一座核電廠。
葉宗洸指出,在面對中國將軍演目標對準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以及近年一連串的不友善舉動之下,安全存量多達18至36個月的核能,是能確保台灣能源供給充足的必要選擇。
葉宗洸接續以烏俄戰爭為例,稱因攻擊核電廠的負面影響不局限於交戰雙方,因此核設施不可能在戰爭中成為攻擊目標,且當台灣周邊海岸線遭封鎖時,核能所能提供的5至6%電力便成為關鍵,能提供軍事基地、政府與醫院等必要的基本需求。
針對反方所提出的諸多質疑,葉宗洸表示台灣啟用核電的40年間,從未因地震而導致嚴重的事故。2013年的福島核災,也是因海嘯破壞了位於地下室的緊急發電機,進而導致爐心熔毀進而發生憾事。
而台灣核三廠不僅耐震能力為0.72g,是台北101的兩倍,核電廠更建於距離海平面15公尺高之處,加上將增建的海嘯牆,以及位於地面上的緊急發電設備,並無海嘯威脅的問題。
關於核電廠原始設計與延役問題,葉宗洸指出台灣參照的美國核電執照設計,當初是因防止壟斷的反托拉斯法而將禁止核電商轉超過40年,目前美國已有80個核電廠延役成功,其也無進行全面的設備更新,僅針對需要修復的組件進行,因此,40年的「使用期限」限制並不存在。
最後,葉宗洸表示他在昨(6)日晚間於台電網站發現了「中電南送」現象,指出核三最高的6%發電量對台灣而言是關鍵,目前南部夜尖峰時段必須依賴中部電力支援,與過去陳其邁市長所要求的北部、中部自己發自己要用的電,出現矛盾。
曾文生:寫下「無安全疑慮」很簡單,中電南送有這麼罪大惡極?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以較慢的語速,代表台電及反方進行論述與回覆。他首先指出,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中,「無安全疑慮」要如何做到,是必須經過科學上繁複的檢驗程序。
曾文生認為,「什麼時候應該徵詢人民的意志」是他想要強調的首要重點,在還沒有完整的科學檢測之前,就要全國人民做出決定,是不符合程序上的要求。
他指出,欲重啟核電、展延使用執照,必須針對設備是否足堪重任、有無任何建廠時沒發現的風險因子進行檢驗,並透過科學、工程手段修復與降低風險後,向政府報告、向國人透明地公開,才是正確的程序。
針對反方提出的核電佔比、用電壓力提問,曾文生表示,台電是機動地調度所有能用的機組,不可否認核電能帶來更多的發電量,但在全台備轉容量最低的2016與2017年間,當時有四部核能機組在運轉,仍有100多天的備轉容量低於6%。
而對於「火力全開」的質疑,曾文生表示台電各電廠皆符合各地環保機關的管理與監測,年度空氣污染的排放也自2016年來減少7成,希望針對台電的缺電、排放空汙指控,能是基於科學數據進行討論。
對於核三除役停機後的「中電南送」現象,曾文生指出,過往「南電北送」早已進行四十餘年,今年北部的大潭電廠、通霄電廠等天然氣機組的確開始運轉並向南部供電,不過興達電廠的二號、三號機組也將在2025、2026年上線,未來將不會出現中電南送的現象了。
「我很意外,過去南電北送進行這麼多年,現在南部短暫地需要支援,是這麼罪大惡極,需要被拿出來批判的事嗎?」曾文生表示。
最後,曾文生強調,台電作為核子能反應器的操作者,希望能有完整的時間、空間完成安全檢查、設備更新與補強,再進行投票才是適當之舉。
葉宗洸:就是行政院不想進行核電延役評估,才逼著人民提出公投
在第二段發言中,葉宗洸首先回覆曾文生論述,表示若行政院對於核能延役抱持正向態度,主動地提出評估,「重啟核三」公投將不會出現,人民也不會被逼著要提出公投案督促政府行動。
「不講到大潭電廠,我還不想提勒!」葉宗洸稱,並進一步指出大潭電廠9號機原先計劃於2024年12月商轉,直到現在還在試運轉發電階段,不僅各地新機組「趕不上進度」外,興達電廠更有四部燃煤機組仍作為緊急備用,無法除役。
葉宗洸表示「今年五月下旬興達電廠的燃煤3號、4號機組在沒有運轉許可之下,違法重啟」,並進一步質疑「大家都知道台電同仁的辛苦,也感到心疼,但現在出現供電緊迫的現象,不就顯示政府主導的能源政策出現問題嗎?」。
葉宗洸指出,基於政府的政策,台電被迫選擇燃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天然氣,以及花費高價收購風電、光電,不僅使得發電成本遠高於售電價格,更不斷出現虧損。
行政院則欲將民眾的納稅錢撥補1000億給台電,不然就要漲電價,「人民無法選擇電要從哪裡來已經夠悲哀了,看著有更低價的選擇還不能用,民眾是無法接受的」葉宗洸指出。
最後,葉宗洸指出過去賴清德在競選總統期間曾提出「我們會考慮保留核電機組在緊急情況時進行供電」,質疑台電董事長身兼反方,不是應支持總統論述、執行政策,抑或是總統是信口開河在糊弄國民呢?
「台電作為公投案的反方,同時又是國家政策的執行單位,現在是以什麼角色來發言,我也覺得很矛盾」葉宗洸表示,更稱「要跟我講核電研議,我可以跟你辯一整天」。
曾文生:在核電廠工作的第一線人員,是我的同仁也是你的學生
曾文生針對台電過去啟用備用機組違法一說提出反駁,指出「違法是要被處分的」,台電依法操作,備用機組發電比例不到1%,卻因此被批評、嫌棄,對台電是非常不公平的。
接著,他指出非核家園的目標在《環境基本法》中存在已久,正方代表葉宗洸也曾擔任核四評估團隊的成員,不僅當時評估的結果為無法重啟,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結果也未通過。
而民進黨不僅並未修改執照期限,賴清德總統也在今年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將核電廠屆期申請執照展延的可能性打開後,表態核安政策的三大前提:「核安可確保、核廢可處理、社會有共識」。
因此,在此前提下存在兩個必須。首先,核能安全委員會已提出相應子法《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預公告,規定必要的安全檢查項目。第二,台電必須遵循核安會制定的審查程序辦法,進行自我安全檢查。
「核能的使用與否被簡化非核家園一詞,把背後的價值都忽略掉了」曾文生表示,國人不會反對在「安全的前提」之下擁有多樣的能源選擇,但也不希望成為下一代負債,「民主的台灣,未來是由民意來決定」。
曾文生指出,必須重新建構與社會溝通的方法,讓人民理解、接受各種的發電方式正面效益,以及可能帶來的副作用。要如何發揮核電的正面效益在需要的地方,同時減少帶來的損害,是台電身為電力公司目標與責任。
在安全議題之外,台電也積極地進行高階核廢料選址的立法工作,以及尋找最終處置場所的地點,不僅表達台電負責的態度,也是讓獲取國人支持的方法。「在此時於公投案中以保證式的口吻,並不恰當」曾文生認為。
最後,曾文生表示,台電始終盡可能地維持台灣的供電穩定,正方企圖將核電重啟的研議過程塑造成不用花很多錢、很多時間的易事,對台電來說是不公平的,「在核電廠工作的第一線人員,是我的同仁也是你的學生」。
至此,兩方皆完成2輪各自24分鐘的發言,本週六(9)晚間七點將進行第二場公投說明會,《關鍵評論網》也會針對每場說明會進行重點整理,並推出一系列關於核三公投的深度分析文章,8月23日更將即時地更新開票情況和文字快訊,歡迎讀者持續關注!
更多相關內容: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