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不會人傳人 台灣尚無本土病例
中國大陸爆發屈公病疫情,國內竟謠言四起。疾病管制署與台中市衛生局今(11)天共同澄清,近期社群媒體盛傳台中市「已有4例屈公病病例,平均一天多一例」等訊息,均屬不實傳言。
屈公病是經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等病媒蚊叮咬傳播,並不會人傳人,而目前台灣並無本土疫情,且尚無專屬藥物或疫苗可治癒,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落實防蚊措施及清除積水孳生源。疾管署呼籲全民維持室內外環境整潔,配合「巡、倒、清、刷」4步驟,降低病媒蚊孳生風險,防堵境外移入引發本土流行。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截至8月11日,全國累計17例屈公病確診病例,其中台中市3例,全為境外移入,感染來源以東南亞及中國廣東省為主。衛生單位接獲通報後,皆立即展開疫情調查,並聯合區級防治中心進行病媒蚊防治,外界謠傳的「不會疫調」或「平均一天多一例」均屬錯誤資訊,呼籲民眾勿誤信、勿轉傳。
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提醒,暑假期間不少民眾前往東南亞、中國廣東省等流行地區旅遊或洽公,應加強防蚊,例如使用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的防蚊液,並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返國時若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14天內如出現不適須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通報與治療。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屈公病屬我國法定傳染病,經通報的個案,中央與地方衛生單位會密切合作,針對個案可傳染期間的居住、活動或工作地點進行孳生源調查、積水清除及必要的化學防治。今年全國17例均為境外移入,主要感染國家依序為印尼、菲律賓、斯里蘭卡及中國廣東省,國內並無本土疫情。
然而,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持續擴大,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7,000例,疫情最嚴重的廣東省佛山市購買屈公病相關的47種藥物須採實名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警告,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屈公病病毒傳播情況,逾半數患者會出現發燒相關症狀,恐出現心血管、神經系統和多器官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楊柳颱風逐漸靠近台灣,降雨過後極易形成積水環境,只要有0.5公分的積水就足以孳生病媒蚊。疾管署與台中市府呼籲,防治登革熱、屈公病等蚊媒傳染病,須落實「巡、倒、清、刷」:巡視環境、倒掉積水、清除廢棄容器、刷洗容器內壁清除蟲卵。也別忽略社區中的空屋、空地與廢棄工廠等高風險地點。
疾管署並透過旅行社、航空公司與港口船舶業者,加強宣導防蚊措施與症狀警覺。返國後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關節痛等症狀,務必落實防蚊並立即就醫,主動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與診斷,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